从车站到华山的公交车是免费的,不管是游客还是本地人,都免费。念初就没坐过免费的公交车,挺新鲜,四处瞧,从始发站上车的都是要去华山,半路也停下来载客,上来个老太太,拄着拐杖,念初的位置靠前,人一下就起来了,要给老太太让座。
她这样的,其实特别适合做爱心专座,可她没那个自觉,也不想。
这点宁言书是赞同的,还没到内时候。
见她起来,扶住,另一手引着老太太过来坐下,老太太不会说话,手指比划着,念初笑嘻嘻地靠她小宁哥怀里,男人抬手揉揉她脑袋。
老太太坐两站就下车了,宁言书看她腿脚不好,还给扶下车,回来把小丫头摁座位里,之后这一路,念初坐在那儿,兜里掏颗糖吃,塞她小宁哥一枚,小心地把糖纸收起来,装垃圾袋里,回头下山了一起丢。
车上的人,有意无意地,都多瞧了这两人几眼,觉得他们俩好看,觉得他们俩之间的言语动作充满爱意,感觉到了温暖,心里也有小小的羡慕。
南春碎碎念:
有爬过华山的没有?举个爪子我瞧瞧!
猜得到为啥带小丫头来么?
今儿也是优秀的三更8000+,明儿见~~~
第408章 故事的结局21
华山位于华阴市,虽是市,但居住人口并不多,道路倒是修得平整宽阔,越靠近华山越能看见自建房改造的民宿。
很多登山爱好者喜欢夜爬华山,在山顶迎接第二天的日出,但夜爬需要一定的经验和体力,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宁言书没有选择上去看日出,而是在西安整顿一天,第二天一早把小丫头带来了这里。
公交车送到华山脚下,往里走,如果不是徒步登山的话还需要搭一次小巴车,小巴车行驶在蜿蜒狭窄的黄甫峪内,景色也是十分壮观,然后到达瓦庙沟的“亚洲第一索”,大部分游客都是搭成华山索道上山的,索道有两个选择,北峰和西峰。
北峰海拔低,大概一千多米,有著名的华山论剑台和解放华山纪念亭等景点;西峰海拔高,从西峰下山最省力,途中经过“长空栈道”和“鹞子翻身”,能看的大山风光和险境绝壁更多。
但宁言书选择了北峰。
想带念初去华山论剑台拍张照。
这高度适合她,不费腿,能玩得高兴又不累。
华山顶气温倒是不高,但紫外线很强,周围没有树木遮挡,直接暴晒。临走前他在网上给念初买了顶小帽,造型挺别致,是一把小伞模样,伞布红黄蓝相间,跟一信号灯似的,山上人再多也绝对不会走丢。前面还配小风扇,装电池就能用。
一下车就给她戴上了,把绳子系紧,记着出门前沈大夫交代过的,SLE容易出现光过敏,要做好防晒措施。
他自个就戴一普通棒球帽,略长的额发压在帽子下,遮了一半的眉毛,只突显了双眸,来到这里,远离医院和手术,他整个人看起来轻松许多,目光浅淡柔和,总锁着身边的小姑娘。
这个男人,这样看来就是很普通的大男孩,脖子上的戒指取下来了,穿在无名指上,与念初十指交握坐在小巴车的最后一排,一旁也是一对情侣,絮絮说着情话。
山高险阻,置下往上望去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念初的小脑袋一会儿转左边一会儿望右边,手里的相机没停过,一会儿拍照一会儿录视频。
镜头翻转过来,她靠她小宁哥身上,戳戳他:“快快,笑一个。”
“一、二、三、”
咔擦!
就是在车里的一张合照而已,她却很喜欢,瞧了半天,扭回头,小声问:“小宁哥,你真觉得我爬的上去啊?”
“恩,能行,累了我背你。”男人就这么简单一句话。
下了小巴车排队等索道缆车,明明一早来的,到了这儿一瞧,嚯,那队伍呈S型蜿蜒堵到了售票口,宁言书看看表,算一算,跟念初说:“保守估计一小时。”
小姑娘吐吐舌头,都不想去了。
那可不行,男人摇摇头,十分坚定地否决了小姑娘。
耷拉着脑袋叹口气,念初无奈极了:“那就排队吧……”
其实她对什么华山一点都不感兴趣,也是宅习惯了,觉得哪儿都不如自己家好,她知道宁言书请假多不容易,平时工作强度又大,有这几天功夫在家躺着多好啊!
瘪瘪小嘴,很心疼他。
这人,肩上背着一个登山包,这一路跟机器猫的口袋似的,什么都能摸出来。
她的水壶,她的自拍杆,她的小帽,她的遮阳口罩,刚扒了扒,里头还深着呢,有一个化妆包,全是各种系数的防晒霜,有两件雨衣,有防风服,有零食,他自个的东西没几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