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像眼前这丫头……
念初说着她的食谱,真是嘴一刻停不下来的人,也不管人家想不想听,跟你说做卤子油多点儿才香,我这西红柿是楼下王爷爷自个种的绝对有机,还有我这鸡蛋,刚才你看到没?阿姨家里养的,天天抱天台上散步,可是贵族鸡,贵族鸡的鸡蛋也营养,平常我都舍不得吃,待会儿你多吃点。
有趣的是宁言书也不烦她,一一应了,给她打下手,听她指挥把面下锅里,开水咕嘟咕嘟冒泡泡,念初发给他一双筷子,让他搅搅别粘锅。
卧室门轻轻被拉开,老太太摸着墙悄没声儿地出来,静静站在厨房外,听两人小声说话。
小小厨房里男人快顶到灯,肩宽腿长搅着面条,一旁的姑娘把鸡蛋和西红柿炒在一起,加盐添味。
老太太咧嘴一笑,摸着墙又回屋了,她的眼浑浊,眼珠上蒙着一道白,但走路不耽搁,轻轻带上门,坐回自个儿的小摇椅上。
面好卤也好了,念初拿了个大海碗给宁言书装面条,待客之道,宁可多不能少,不然不礼貌。热乎乎的面条,香喷喷的西红柿鸡蛋卤,还有煮面条的白汤,虽简单,却令人食欲大开。
床边一张小桌,显然是念初平时吃饭的地方,两人一块坐下,宁言书筷子一搅,发现姑娘在他碗下藏了一颗荷包蛋,用油煎过,蛋黄软嘟嘟的,蛋白焦香酥脆。
宁言书停了停,念初说:“吃啊,怎么不吃?”
她倒好,呼噜呼噜吸了一大口面条,嘴角还挂着点粉红汤汁。
她这人吃饭不专心,这儿摸摸那儿瞧瞧,不知什么时候又拿了本书搁在手边,这是打小的习惯,不是好习惯,但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她没有安心吃饭的时候。
宁言书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念初不好意思地把手收回来,规规矩矩捧住碗发自肺腑地赞美:“你吃饭真好看,我就不行,学不来你们斯文人。”
这话说得宁言书一笑,斯文人?他小时候领着陆子几个做了太多不斯文的事喽。
“奶奶多大了?”他问,“那天是去给奶奶拿药?”
“恩。”念初点头,手指抠抠桌角,“高血压。”
“我姥姥也高血压,你看哪个大夫?我们院戴副院长瞧这个病拿手,你下回挂他的号。”
念初戳戳碗:“谢谢啊。”
宁言书嘴里有食物不说话,咽下去才道:“也谢谢你这碗面条。”
念初嘟囔:“也就你怪,非要吃这个,这也太拿不出手了。”
宁言书未言,摇摇头,把汤也全喝了。
他虽然父母双全还有姥姥姥爷疼爱,可其实从小到大没吃过几次家常饭,在宁言书看来,家常饭就是亲人亲手做的,样式简单却带有家的味道的饭菜,是游子的惦记,是故土的召唤。
爹妈就不用说了,没时间管孩子,把他生下来就交给了二老,说得好听是为国家鞠躬尽瘁,为了大家牺牲小家。宁言书姥姥在单位里说一不二雷厉风行,是个比男人都厉害的角色,可家里事不太拿手,让她做饭能把厨房点着。姥爷更不用说,厨房都没进去过。
幸好组织上照顾,家里有警卫员也有保姆,再不济还有食堂,部队食堂的馒头能有宁言书五岁时的脑袋大,啃一个准得撑得走不动道。
所以宁言书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真正理解过什么叫家常菜。
直到有一回,过年,小五妈妈炸排骨,小五来敲门:“小宁哥你去我家玩吧,哥哥们下跳棋我总是输。”
于是宁小爷卷袖子去了,得罩着这妹妹。
走到院子里就闻见香,小五妈妈扬声喊:“小五,小五快下来,刚炸好的你来尝一个。”
全家就这么个闺女,都宠着。
宁言书就看见姚小五的几个哥哥老老实实排在妹妹后头,让她先尝。
小五拉着宁言书:“妈,你给小宁哥也来一块。”
于是哥哥们的顺序再次往后靠了靠,宁小爷仗着小五妹妹的面子排前头。小五妈妈用手捏着个大块肉厚的到嘴边:“言书,快张嘴,小心烫。”
很普通的一个场景,却让宁言书记了很多年。
那炸排骨的滋味,和后来家里保姆炸的味道不一样。
而念初做的这碗面条,就有家的味道。
这个小房子,小床,小桌,大狗,书柜,才是家。
南春碎碎念:
咱明天见~
第25章 荒地开出的野花7
念初咬断面条,掰着手指给他数自己会做的菜,满脸遗憾今儿没大展身手,还胆子肥地抱怨:“你们这些人就是大鱼大肉吃多了,要求怪得很。”
她表示:“我七岁就会做饭,我奶奶可爱吃我做的红烧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