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宁医生的小娇妻(244)

念初甜甜一笑:“恩!”

面还没吃完小五就来电话,拉了一帮人要去胡大夜宵,念初跟她说了要去华迁工作一段时间的事,小家伙更来劲:“那就更得出来了,姐我给你送行!”

那边陆子拉了媳妇一下:“姐这时候肯定想和哥在一块,咱们别打扰他们俩。”

小五一想也是,嘿嘿笑:“那你俩忙着,我挂啦。”

念初挂了电话瞅瞅身边人,站起来:“我去洗澡。”

她一走,宁言书也跟了进去,顺手锁上门。

离别在即,其实也就短短一个多小时高铁的事,可就觉得心里空了一块,这个家少了一个人,从前不觉得,现在他特不习惯。

可宁言书不会阻止念初前进的脚步,他知道她定下的主题需要多少勇气,这是一种自审,是一次突破。地震后她再也没有去过华迁,那个城市对于她来说曾经是一场噩梦。

她是那么勇敢,令他骄傲。

所以他用尽全力地爱她。

第二天宁言书开车送念初去华迁,曾经这里满目疮痍,血流成河,可它变得太多,念初已经认不出来。

下了高速念初就在不安,宁言书握着她的手,车子驶向位于市中心的抗震纪念碑广场。广场西侧建有抗震纪念馆,内有大型综合性展览,大量的图片和文字震撼着一代又一代的华迁人。

这是宁言书头一次去了解当年的一切,也是念初在灾后第一次回到这里。

展览一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综合介绍了华迁的地理位置、资源分布以及震后的发展情况。第二部分客观地反映了华迁大地震给华迁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的极其惨重的损失,记述了华迁人民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英雄壮举和伟大业绩。第三部分至第五部分展示了在地震废墟上崛起的新华迁的风姿。

在纪念馆的一侧还有遇难者姓名墙,这么多年过去,当时的名单到现在还在不断更新,后期补刻了一百六十三个新名字,增加了一百零三位罹难官兵的名字。

这些还不是全部。

这些补刻上去的名字背后则又是一个个深刻的故事。

黑色花岗岩石板墙前,可以看到老人反复擦拭着名字,眼中已没有泪,他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一切。

或者说是时光让他们接受了这一切。

墙根树立的不少黄色菊花,除了墙根,还有些花枝缠上透明胶贴在墙上,但仅限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再高一点儿,就没了办法。

念初站在这巨大的黑墙外,没有靠近,她仰头望着那密集的文字,不知道那中间有没有她的父母。

花白头发的老人静静站立,日头从顶端滑下,直到黑墙的影子朝西边倾斜才看到他动了动,叹了口气,摸摸石墙,似乎在说:“我改天再来看你。”

走到宁言书和念初面前时老人停了停,大概是见惯了,问:“也是来找人吧?”

宁言书低头瞧瞧女孩,替她点了点头。

老人伸手一指:“那儿,有工作人员,你们把名字报过去,看看有没有。”

“哎,谢谢您。”

宁言书牵起念初的手,念初跟随着他,看他报出她父母的名字,得了个具体的号码,再牵着她往墙那边去,站到靠边边的地方,一排一排地寻过去,他的脚步顿了顿,仰头仔仔细细地瞧,确定了,跟她说:“我们到了。”

念初跟着仰起头,眼眶已经发红。

爸妈的名字刻在高处,她望不着,急的眼泪流出来,这一瞬,她的脚突然腾空,整个人往天上冲,有一双手稳稳地举起了她,将她搁在了自己肩膀上。她慌张地低头,见宁言书牢牢托着她,她很少能看见他头顶,这会儿手掌辅助地撑在他脑袋上,发根硬刺,扎着她,他扬声道:“妞儿,赶紧的,跟爹妈说说话。”

念初吸着鼻子哎了声,小心翼翼摸摸石碑上刻的名字,虽然爹妈的墓碑立在B城,可在这儿见到却有不一样的意义。

这面墙、这个广场、这个纪念馆是为当年大地震所建,当年死在这里的人有的挖了出来,有的就地掩埋,或许他们的魂魄会回到这里,会想起那天遭受的疼痛,会久久不能释怀。

念初发现来到这里的人很少哭,所以她也不哭,她让自己平复心情,拍拍男人头顶:“小宁哥,放我下来吧。”

“这就说完了?”

念初点点头,两脚踩着地后告诉他:“我有点儿后悔以前没早过来,可我也高兴,是你陪我过来。”

盛夏的天,不知是不是有太多冤死的阴魂所以这一块地带显得格外阴凉,即使头顶烈阳也还是比其他地方凉爽很多,宁言书牵着她的手,这一路都没松开过。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