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一世:宁医生的小娇妻(173)

他们家的五香酱牛肉、酱羊肉、烧牛肉、烧羊肉、鸡肉肠和双味肠都挺好吃。

不过做清真名气最大的还数牛街年记,也是个百年老店,就在那西城区牛街输入胡同19号老槐树下。店里的酱肉真是地道的没的说!从选肉就特别讲究,那带着小白帽的大叔有自己的坚持。除开肉,祖传秘制配料、老汤熬煮、吊出肉香,肉型则松散,不是那种有韧劲的,特别适合老人吃。

回民吃牛羊厉害,酱牛肉、酱牛舌、酱窝骨筋、松肉、羊蹄、酱肉腱子、酱牛口条、酱羊蹄,部位比其他几个老字号都清楚。

还有一个前文提过,那就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稻香村。外地人不知他们家还有熟食,其实除了逢年过节去稻香村装点心匣子,稻香村的各式熟食也是B城人的最爱,下班点去晚了,好多品种就没了。

大香肠、小香肠、小泥肠、蒜肠、叉烧肉、炸丸子等经久不衰。

最后一个是吃货口中的B城神摊,传说中的五棵松老头儿猪蹄,早就从一个街边小摊发展成为拥有2家门脸房的、依然需要排长队的规模。平时就火爆,一到过年过节那真是一蹄难求!

念初选了个离积水潭最近的店排队,到得晚了,眼看里头的东西剩没多少,排她前头的哥们一挥手,让阿姨把东西都装起来,他扫尾。

那不行啊!念初一看急了,上前和人商量:“帅哥,咱打个商量,能均我些么?我家今儿吃春饼,没这一口不成样子。”

那人确实挺帅的,戴着墨镜,手上是钻表,笑着:“成啊,你把你微信号给我就成。”

念初笑着摇头:“那不成,我有男朋友啦。”

“哎呀不是还没结婚嘛。”人家不在意。

念初想想还是不行,刚要开口,里头阿姨爽朗:“个大老爷们欺负小姑娘算个什么事嘿,小伙子你就让一个蹄子呗!”

那哥们笑着点头:“您帮我均一个,算我请这位美女的。”

阿姨应了,手脚格外麻利。

最后两人为了付账这事争起来,念初死活不肯要,扫了店里二维码估摸着把钱付了,后面这兄弟要怎么跟店里掰扯是他的事了,反正她不占便宜。

小丫头拎着蹄子嗖嗖跑了,盘算着回家烫韭菜,烫豆芽,切大葱。虽然不知道那人什么时候回来,但春饼是可以吃凉的,也就不怕。

第116章

等宁大夫下班回家星星都快没了,连着做了两台手术,每台打底四小时,眼都花了。手机搁在更衣间里,也没时间联系小母猴儿,不知道她吃了没,是不是在他家里,下了台还不能走,得等病号退了麻药没其他问题才能离开,一开置物柜就先看手机,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没电了,黑屏躺在那儿。

宁言书匆匆忙忙洗了澡回家,到了小区门口有一家水果店还亮着灯,正在进货,他进去问了问,问人还营业不,他想买点水果。

店员看他脸熟答应了,从箱子里翻出最最新鲜的瓜果,念初吃什么都不挑就是不爱吃苹果,说是小时候吃怕了,那个年代老太太每个月工资都紧着她,手里紧巴巴却也知道水果对女孩好,一个月里总买两回苹果,最便宜那种,是宁言书不能想象的店里卖到最后皱巴巴的那种。

他从小吃的是特供果,每年山东指定几棵树上摘下来的那种,家里的茶叶也是特供,每年清明前后福建武夷山那棵老茶树身上采的,一共就两三斤。他姥爷好这口。

所以他不懂,卖到最后的水果是什么样子。

他问,念初就回忆,告诉他,就是比新鲜苹果少了点甜味,少了点脆,少了点水分,其实还可以。

最后这句话宁言书不信。

他选了进口的红心火龙果和草莓,让店员帮忙切块装盒,水分足,紫色的果汁流到案板上,宁言书想象念初捧着食盒笑眯眯的样子,又多拿了一盒车厘子临走时发现门口有一筐卖相不好的水果,他蹲下来看,有些磕碰到了,有些如念初所说那样,皱巴巴的。

店员解释:这个不能卖了,晚点会有人来拿走。

说着就有几个老头老太太拎着布袋子来了,也不挑,几人友好地分光这筐免费的水果,笑着和店员打声招呼离开。

宁言书看着他们离开的身影,仿佛看见当年老太太也是这样,用便宜的价格买走不算新鲜的苹果,很珍惜,揣在兜里,回家给她的妞妞吃。

妞妞早吃腻了,却乖乖不说,等自个能赚钱了再没往家里买过苹果,她现在一闻味道就不行,冬天里很贵的车厘子、蓝莓,因为对老人眼睛好,她付钱从来不心疼。

以前那年代哪有这两样水果啊,老人眼睛坏得早,没见过,也不知道价钱,宁言书见过一回小丫头哄骗奶奶吃水果,那叫一个得心应手,说这车厘子可便宜啦,街上十块钱三斤,跟应季的龙眼一样价。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