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儿不干,就喜欢干些脑袋系裤腰带上的事情,你说可笑不?”
江巧说这话的时候,面上带着满满笑意,只是那尾音拖得有些长,听得吴司工心中直突突。
这回他倒没再不屑,而是过了好一阵,才低低拱手道:
“江御史说得是。”
“诶,吴司工在州衙之前,是在哪里任职?”
吴司工刚开始以为,江巧不过仗着家里关系,跑出来玩的小娘子。
听了她刚才番话,又觉得江巧话中有话。
偏偏江巧思维太跳脱,刚说完那些,又突然问起他的履历,这让吴司工有些忐忑。
看着那双年轻而灵动的眼睛,他看不出江巧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于是话到了嘴边,他鬼使神差的转了个弯道:
“下官不过芝麻小官,没什么丰富的经历,只想着好好做好司工这个职位。”
江巧没有再追问,只淡淡“哦”了一声,仿佛真的是随口聊起这个问题。
看得出吴司工的警惕和排斥,江巧并没有多待,便准备回县衙。
不过临走之前,还是象征性对吴司工说了两句:
“吴司工活儿干得不错,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了,有什么事情随时来县衙找我。”
那吴司工听江巧这样说,面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仍然只淡淡地躬身一礼。
但江巧就是觉得,自己转身的刹那,吴司工狠狠松了口气。
原本江巧确实闲得无聊,随便找人瞎聊天,还以为楚州这一片歹竹里面,竟长出一颗好笋。
聊完之后嘛,江巧却有了些不同的看法。
吴司工越是说,自己没什么过往,江巧偏偏越想要知道。
她可不相信,能够坐稳州衙司工的位置,就用这样的臭脸,同那群人打交道能做到。
回了县衙之后,原本想找阎渊询问,结果听留下来的护卫说,出去办事去了。
江巧想了想,转身便去县衙前头,去找蔡县令。
不管这个蔡县令,是不是表里如一,或者说有没有其他身份。
但能肯定的是,作为县令他确实称职,也肯定不是余太傅一脉。
江巧去到县衙前院的时候,蔡县令正聚精费神地伏案疾书,有人走进来他都没发现。
“王县丞,你让李县尉带人,去将咱们焰城辖内,所有靠山村落的住户,再登记一遍。”
感觉到有阴影投在桌案上,蔡县令只下意识皱了皱眉,头都没抬地吩咐。
喊了半天没人动,蔡县令这才抬头看去,却发现江巧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
蔡县令先是一愣,随即面上挂上标志性笑容道:
“诶哟!江御史来了,怎么也不出个声儿,失礼失礼!”
“看我这忙得一团乱,也都没发现您过来。”
江巧并不介意,笑嘻嘻地自己找椅子坐了,摆摆手道:
“蔡县令快别这么说,是我打扰你办公了才对。”
蔡县令忙摆手表示没有,江巧便抬了抬下巴问道:
“蔡县令写什么呢?刚看你很认真的样子。”
蔡县令也没避讳,笑着“哦”了一声,摸了摸桌上的纸,笑着同江巧道:
“写了些大概能用得上的,各种防灾方法和心得。”
“等回头有空的时候,都给乡民们宣传宣传。”
“诶,对了,江御史找我,是有什么事吗?”
第192章 线索
听蔡县令提到正事,江巧便将思绪转回来,道:
“我看楚州派来的吴司工,看起来是个好官啊!”
蔡县令听到这话,赞同地点头道:
“我跟吴司工有过接触,在山泽筑造这一块儿,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最主要,也确实愿意干实事儿,外放出来实际上有些屈才了。”
江巧一听这话,当即来了兴趣道:
“这么说来,那一片歹竹里面,竟然还真有一根好笋?”
“而你蔡县令你说外放?这吴司工以前是京官儿吗?”
蔡县令笑着点头道:
“这好笋歹笋的,也不能一概而论,得看是说对百姓还是对朝廷。”
“不过他倒真是京官儿外放,不知道在京中犯了什么事儿,但因为能力强,就给外放出来了。”
蔡县令说这话的姿态,显得很是自然随意,但说出来的话,偏又很容易让人琢磨。
吴司工这表现,若论对百姓,自然是个好官儿。
不正面回答的意思,不就是暗示江巧,这人对百姓是好官,但对朝廷不算么?
还有后面那句,一个工部官员犯事儿,如果事小不至于被外放,如果事大又不可能只是外放。
所以这究竟是什么事儿呢?
还有蔡县令,不过一个县令,竟然连州衙官员的身家来历,都了解得这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