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一回到县衙,就见县衙的主簿快步上前,拉着蔡县令就不停的回事。
蔡县令也收起闲适的表情,认真听主簿汇报,根本顾不上江巧和阎渊。
两人也很有眼色,没再耽误蔡县令的正事,便双双告辞离开。
两人到了县衙后院,只剩下自己人之后,阎渊才开口同江巧商量:
“接下来的计划怎么办?”
“直接查楚州,这边不管了?”
阎渊说这话的时候,眼中闪过了然,他知道江巧应当知道些什么,却并没直接问她。
江巧心照不宣,她还需要确定些事情,并没有多提山火背后的事情,但她还是摇了摇头。
“不,山火案要查,甚至要大张旗鼓地查,除此之外,所谓的‘救灾’活动也要继续。”
第182章 河清
阎渊点点头,猜测江巧的想法道:
“你的意思,以查山火案的方式,来麻痹楚州那群人?”
江巧笑着点点头,接口道:
“不止如此,或许还能够引蛇出洞。”
“我是觉得放火烧山这事儿,做得很有些失智。”
“为这种杀头大事干活的人,就算脑子再蠢,也知道要低调。”
“偏他们这样敲锣打鼓,很难让我不怀疑,是为了引出真正知道宝藏的人。”
阎渊没有反驳,但提醒江巧另外一件事:
“若不是楚州刺史进京,说不准没有人能进京告状。”
“若不是你府上奴仆亲戚,也不会引起你对楚州的注意。”
“很可能他们是想低调的,只是无意间被拆穿罢了。”
江巧摇摇头,反驳道:
“若真如此,就算季刺史不在楚州,楚州也不该这样安静。”
听到这话,阎渊面上的笑容便缓缓收敛,他怎么忘了这一遭?
阎渊默不作声,算是默认江巧的推断,想了想道:
“京城那边来消息了,待我看完消息之后再继续打算。”
江巧便点点头,转身回了自己寝室。
金檀和金欢很听话,一直待在县衙后院等江巧回来。
见她一进门,两人便面带喜色地迎上来。
“无妨,忙你们的,我自己待会儿。”
待两人出了寝室,江巧想着崖下村落中,姓祁的那个人,便打开对方包给她的茶叶。
那人对她态度奇怪,若真是晏清会的人,应当会想办法给她留下信息。
但江巧打开油纸包之后,只看到满满一包清香扑鼻的茶叶。
她将整个油纸包翻完,都没发现任何异常。
江巧的眉头皱起来,难不成是她的错觉?
对方无声说的话,还有那摁手印的动作,江巧绝对不可能记错。
江巧一边思考,一边将茶叶包回去,却在摸到打包的麻绳时愣了一下。
因为打包的绳子不是麻绳,而是用同麻绳颜色相近的绢布,细细搓成麻绳状的。
江巧心中一喜,将麻绳头的结解开,然后将绳子细细展开,果然是一条细细的绢布。
只是这绢布也就是条绢布,上面什么都没有。
江巧想了想,让金檀打了盆清水,然后将绢布条浸入水中。
“明日子正,祁某造访。”
布条上只有简洁的几个字,只在末尾的地方,似是有个小印印记。
江巧凑近细看,只见印记上端端正正印着“海晏河清”四个字。
看到这四个字的瞬间,江巧想起姓祁那人,无声说的那几个字,不正是海晏河清的口型?
到现在,江巧基本确定,宝藏的事情是真的,那姓祁的人正是晏清会的人。
同时也想清楚,为什么齐三娘要和离,且一味的接近自己。
这样一想,江巧又忍不住感叹,这齐三娘做的梦,竟然如此神奇。
不过这种事情,若是被旁人知道,怕是要被抓去当妖怪处置吧?
这也难怪她不敢轻易说实话,总是拐弯抹角显得神神秘秘。
这匪夷所思的事情,放谁身上也不敢说吧?
江巧一边东想西想,一边将那绢布条卷起来,打算找机会烧掉,就听外面响起金檀的声音。
“阎少卿来啦!我帮您通知五娘!”
紧接着,江巧便听到敲门声,然后是金檀开门进来的声音。
不等金檀开口,江巧便点头道:
“我这就来。”
说完,收起绢布,便去了两人共用的小会客厅。
见到江巧,阎渊没有寒暄,直接说道:
“余太傅那边,果然有季刺史的卷宗。”
“这次山火案,也正是余太傅让季刺史干的。”
“目的和你想的一样,就是引出晏清会的人。”
江巧点点头,想起那堆密室中的卷宗,不由问道:
“之前说,给那些人的把柄,换个主人这事儿怎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