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他们肩上,有必须担着的担子。
姜一点头,“那走吧。”
女人走惯了这段路,脚程很快。到了山脚下,正好赶上要出发的公共汽车。
姜一和她摇了一个小时,又换乘了一辆,才在医院门口停下。
妇人健步如飞的带着姜一在迷宫似的医院里穿行,最后在一道门前停下。
女人指着一扇大玻璃,惶恐道:“大师,里面不让进,只能麻烦您透过玻璃看了。”
她生怕姜一一个不顺心,甩手就走,姿态摆的很低。
姜一顺着玻璃往里看,里面躺着两个小朋友。
一个看起来五六岁,应该是做完手术在观察,小呼吸小脉搏都贼平稳。
另外那个小朋友,就是孙慧霞的儿子。
八岁的小朋友带着呼吸机,瘦的像一把干柴。
姜一透过透明的呼吸机面罩,去看小朋友的脸。
一脸病容,小脸蜡黄。
这孩子命不久矣,可死亡时间却不是现在。
他之所以昏迷不醒,是因为他的魂魄,压根就不在身体里。
姜一就觉得挺奇怪。
据孙大姐说,他家的孩子已经昏迷三个月。
魂魄离体七天,肉身就死透了。
而这个魂魄离体三个月,尚能在呼吸机的作用下,保持机体完好。
只有一个解释。
孩子的生魂出去飘荡,但没事又回身体里躺一躺。
孙慧霞急急的问:“大师,你看孩子怎么样?”
姜一:“姐,你家的孩子之所以醒不过来,其实是魂魄离体。
你在农村住过,应该知道,有的孩子被吓了,就要叫一叫。
你儿子的情况要更严重一些。”
第309章 到处去玩的孩子
孙慧霞震惊,“离魂?!还比别的孩子更严重?”
姜一:“对,别的孩子最多走失一魂,嚎哭不止。
你的儿子三魂七魄都不在体内,且不在附近,叫魂也没有用。
你知道孩子平时喜欢去哪里吗?”
孙慧霞茫然的四处张望,嘴里念叨着,“孩子爱去哪里,孩子爱去哪里……”
她快急哭了。
“孩子经常会发病,都八岁了,也没正经去过啥地方。就算是上学,一个月也去不了几天,我不知道他喜欢去哪儿!”孙慧霞一巴掌打在自己脸上,“我这个妈当的可真不称职,竟然连孩子爱去哪里也不知道!我不称职!”
姜一赶紧拽住她的手。
这一巴掌打的不轻,脸上已经红了一大片。
再打下去,嘴里都得出血。
姜一安慰:“走吧,我和你去家里看看,说不定孩子回家了呢!”
孙慧霞赶紧点头,“好!走!大师您跟我来。”
出了医院大门没多远,孙慧霞就引着姜一进了一个小区。
这个小区看起来还挺新的,尤其在这么大的医院附近,租住的价格肯定不低。
不过姜一可以理解,两个孩子都生了很严重的病,经常要来医院打针,住的近一些才方便。
令姜一诧异的是,孙慧霞一连路过几个楼道口,都没往里进,一直往前走。
拐过花坛,姜一看到一个车库门口停着一辆摆摊的三轮车,她大概明白了。
这一家四口不舍得租房子,干脆住在车库里。
孙慧霞尬笑:“大师,家里条件差了点,您别嫌弃。”
说完,她从口袋里摸出一把钥匙,插进铁门。
扭动两下钥匙,她抓着把手往上一提,卷帘门就打开了。
卷帘门下面是简易的塑钢门窗,为了不暴露隐私,门窗上贴了遮挡视线的薄膜。
孙慧霞打开塑钢门,邀请姜一进入。
刚进门,潮湿阴冷的气息就扑面而来。
屋里亮着一盏节能灯,木板搭的大通铺,就是一家四口的床。
厨具放在门口墙角的冰柜上,另外一边的墙角堆放着一些空的水瓶子和叠的整齐的纸壳。
车库的最里面拉着一个帘,隔出单人课桌宽窄的空间。
窗帘后面传来男孩说话的声音。
“感谢这位朋友送的小爱心。”
“想让我介绍一下病情啊,好的好的。”
孙慧霞小声说:“大师,说话那个是我的大儿子。
他身体不允许,不能去学校上学,闲暇的时候会在网上开直播。
很多好心的朋友都会给他打赏,您别笑话啊。”
这个车库虽然简陋又潮湿,但是东西摆放的井井有条。
即便拥挤,床上还放着可折叠的小桌子,上面有书本和台灯。
一家人在绝境下还能努力生活,不仅不可笑,还很值得敬佩。
孙慧霞从墙边拿过来一个折叠凳子摊开,“大师,您坐。”
说完,她又去倒水。
暖壶不怎么保温,水温吞吞的,没泡开的茶叶在水里打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