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398)

作者:辉羽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A区广场的一处长椅上,朴道基缓缓吐着烟。

他说着不看,最后还是忍不住去看了。

“《赫尔格的崩塌》……崩塌的又何止赫尔格呢。”

朴道基不禁一笑。

关于“为自己而活”的问题,朴道基可能感触比较深,他觉得李海到最后都不是为自己而活,他关心太多,对很多不义之事奋不顾身,利他心比较强,这类主角其实不是电影的流行主角了,也不是主流文艺创作喜欢拍的主角,倒像是少年漫的主角,虽然现在的少年漫也不怎么流行这种类型了。

大家就觉得,这种优秀品质现实不存在,比较悬浮,但是“不存在”这种断言其实是过了,存在当然是存在的,只是不怎么被看见而已。

“为自己而活”看起来是比较正的价值观,可是当真如此?

电影里面为自己而活的人少了吗,街头巷尾沉浸在各种麻醉物上的人,不正是为自己而活的人吗。反正活着也是被算计、被愚弄、被操纵,不如今朝有酒今朝醉,放纵、犯罪、伤害他人。

可是这样的生存好吗?

朴道基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因为他知道,他身上两种成分都存在,大部分程度上的利己还有小部分的利他组合成了他这个人。

电影构建了一个高科技、高文化、高娱乐的社会形态。比起故事本身,它对于现实的刺激性更大。三十多年过去,时间留下了什么,淘汰了什么,看似做这个选择的是导演或编剧,但他们又是基于谁做的选择?难道不是大众的人性吗。

毫不夸张地说,这是完全有可能出现的未来。

所以看了才让人不安。

只是看个娱乐的人会从中看到娱乐。

而想看到更多的人会从中看到更多。

科技发展后的人心安在。资源若不集中就无法发展技术,而集中之后又容易被有心人控制,这该如何解决。

前所未见的世界观刺激着思考者们。

好几个镜头令人印象深刻,久久不能忘怀。

比如其中一个场景。

李海禅坐中惊醒,左右惶顾,却看到几百上千张沉默的脸,以及四周墙壁上五颜六色的宗教绘图。

烛光幽幽,香火沿沿,魑魅魍魉好似亦端坐其中,目光直勾勾地聚焦在他身上。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镜头实在惊人。

好像刺中了灵魂的某处。

令人心悸不断。

电影的戏剧对比单拎出来都能做很大的文章。

过去与未来、科技与神佛、进步与愚昧、利己与利他、肉身与灵魂、欲望与良知、急躁与平静、出世与入世。

……等等。

电影对于文化的格外重视也成了一种景观。

往浅的想,只是以一撼众的爽快故事,往深的想,全是人的处境问题。

深深浅浅,就看观众怎么想了。

但是后面的情节也有争议。

有网友怀疑,财阀公司的高层怎么会这么愚昧,最后竟然被一个神棍耍成这样?

这太不现实了,财阀的高层即使没有高智商,也至少拥有正常人级别的智商吧?

而接着,有人打出了原周家家主的事迹,配图是周家家主的衰老照。

此招一出,质疑的人不得不闭嘴了。

周家家主竟犹有过之而不及?

真的假的?!

他们愣住了,转而怀疑这老人是不是原型就是周家家主?

说到这里,众人登时一颤,再算一算岁数,好家伙,居然差不多对上了。

敢情这就是财阀家族的写照?

等等!郝天元马上想起来了。

“你们知道周家家主是怎么死的吗?也是自杀啊!他在自己出生的旧屋里一把火烧了自己!”

众人恍然大悟,争议立刻停息了。

这还用怎么争议?现实就妥妥存在一个原型者。

吴歌及时过来说:“不是原型啦,只能说五分相似,他们偏执的东西是不一样的。”

郝天元道:“确实,不过相似也说明,这个人物或多或少取材于现实。”

问题是,舟导为什么这么熟悉周家的事情?

他当初拍的《丫鬟》是否就是众人怀疑的周家?

人最熟悉的东西,基本上就是这个人经验最多的东西。

换句说,舟导十有八九就是周家的人,还跟周家高层牵扯不轻。

特别是……

“他一定特别厌恶周家家主。”

郝天元仿佛想到了谁,但又很快觉得不可能。那个人这么忙,怎么会有时间高强度地拍电影呢?

-

另一方面。

赫尔格的员工看完之后或多或少感到心梗。

看之前,他们还抱着可能是对赫尔格欲扬先抑的念头,没想到开头赫尔格就崩塌了,已经是过去式了。

上一篇:为她温驯[娱乐圈]下一篇:春日予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