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首富绑定导演系统(329)

作者:辉羽天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但是,观影的想法各人不同。

有人说:“我觉得这是励志电影吧,前期虽然压得厉害,后期说实话我看的好爽,出了一口大恶气啊。”

“你们都只关心故事和人物?只有我在偷偷记笔记吗?李兰教的学习方法是真的可以用的啊。”

“草,我也在记笔记,离谱了,我居然在电影里偷学知识。”

意想不到的角度让网友一下子炸锅了。

要知道,现在刚好要高考,你在高考前几周来个这种电影,确实是震撼人心,如果掐头去尾,光看李兰和宁翠柳的高考征战,谁能说《百年教育》不是一部励志高考片呢。

全区状元,光是想想就能让人热血沸腾了吧!

而且什么呢,电影里面的可是货真价实的状元学习法,李兰提到的任何知识都是有根据的,包括李兰每天准备的营养餐!

有人说:“绝了,回头一想,里面未免也太多内容了吧。”

他们这么惊讶是当然的,大部分学生见都没见过状元,对于学霸只有模糊而且抽象的印象,认为他们很遥远很遥远。

可是《百年教育》毫不忌讳透露出他们的学习法,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知识的传播。

诚然,宁翠柳的确是个天才,记忆力超乎常人,但她同样也需要学习法。

即使是天才也不可能凭空想象出她不知道的内容、没有经验过的内容。专家主张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天才,可是他们出的考卷天才就能答得好吗?

而李兰给宁翠柳的学习建议是体验。

她带宁翠柳去了解了社会,走近了真实的生活,逐步逐步地去理解世界的真实形态。

文科很多时候确实是需要思维升级。

而思维的升级,就是很需要经验。

那些教育资源好的地方,学生可以经验到更多东西,视野自然就能开拓,但是宁翠柳做不到,她的成功依靠着李兰的付出。

要是没有李兰这份教育资源的倾斜,宁翠柳很可能也走不出大山,跟胡彩儿一个命运。

所以李兰才说她和宁翠柳是不可复制的成功,即使是她自己,也没有把握再复制一例高考状元,所以她才说,她拼了命的努力,只是为了帮大山出一口气,告诉世人山区里面有天才,希望更多人关注他们,再之后的事情,她无能也无力解决。

有网友感慨:“即使只是发声,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啊。”

“至少提醒了我们,我们还有这么多问题没有解决,还有这么多人没有被关心。”

到这里,话题已经完全脱离了影视圈,走到了更多更复杂的圈层。

《导演卡特》不只是霸榜了影视热搜,还陆续霸榜了社会经济、文娱教育板块的热搜。

吴歌等人看完之后,也是相当惊讶。

吴歌好像发现了舟导的风格,心想:“舟导好像偏好一种主角,他们总是克服着什么,最后的结局无论好或不好,他们最起码都对得起自己。”

论坛元老说:“其实这就是相当古典的一种戏剧形式吧。”

吴歌点头:“记得古代有人说,戏剧就是为克服障碍而付出的努力,我们舟导好像格外喜欢这种古典的戏剧。”这时,r区网友道:“对,虽然很多人说舟导大胆,但我觉得舟导更偏保守派,他的思维方式其实很古老,沿袭着古老的戏剧传统。哈哈,某种意义上,舟导算得上新时代老古董?”

论坛元老:“我也这种感觉,当周围环境都在力求出新,有时候重返传统,反而是一种创新。”

各区影评家仿佛都住在了论坛里。差不多看完之后,他们开始了对作品的比较分析。

有人认为,在周疑的压力下,仰光夫妇反其道而行之,如果说,周疑拍的是极端的人性状态,仰光夫妇拍的是“普通”的人性状态。

“我觉得,这是仰光夫妇思考出来的对抗策略!”

再一分析。

李兰这个人物前期可以说非常普通,找不出戏剧意义上的亮点,即使放在戏剧的普通人里面,都算是相当普通的了。

她有良知,但是不多。

所以第一所学校,她支教几个月,转头就走了。

第二所学校,她本来可以让自己习惯、麻木,咬咬牙,其实也是可以忍过去。

但她比较冲动,用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她相当的情绪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

那时候,她内心的平衡被打翻了,所以她辞职了。

后来,她又让自己平静下来,去了第三所学校,那是最舒适的环境也是最恶劣的环境。

只要稍微放下良知,放下心里那些没必要的牵挂,安下心,这辈子也就过去了。

岂知那份“割裂”越来越大,直到麻木也撑不住,内心崩塌。

上一篇:为她温驯[娱乐圈]下一篇:春日予我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