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敌国将军当成白月光后+番外(351)

作者:余何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旧日耻辱的暗影仍在,已成帝王心魔。

天穹低沉,乌云蔽日。隆隆的雷声在云层中隐隐大作。

她抬首,看到长阶尽头立着一个身材矮小的绯衣宦官,一甩臂间拂尘,笑眯眯与她对视。

正是御前掌印张恪。

“公主殿下,圣上有请。”他面上无须,声音尖细。

宴海淡淡扫了一眼他皮笑肉不笑的神色,掠过他后径直跨过门槛,步入含元殿内。

听到脚步声,座上的皇帝并未从奏章前抬眸,语气平淡地道了句:

“宴海来了。”

“儿臣,参见父皇。”宴海敛衽下身,恭恭敬敬行了跪拜之礼。

皇帝掀起眼皮,望了望今日一反常态跪在地上的长女。往日,她总是不等传召便走上玉阶,趴在他御案前亲昵地与他说一些宫内外的趣闻。

心中的疑团渐次升腾,皇帝摆摆手,令她免礼起身。他蜷指,轻轻扣了扣案牍,示意她上前来。

身着繁重朝服的公主站直身体,缓缓移步走向御案。目光扫过案上宣纸上的两行字之时,她眉心一跳,不禁向后退了一步。

“宴海,近日可有听到宫外传唱的这首童谣?”皇帝面色如常,一双犀利的眸光定在公主震惊的面上。

“儿臣自洛阳来,受了惊吓,近日足不出府。这首童谣,更是闻所未闻。”宴海高声道,“何人如此阴毒,竟敢说出‘天下素缟’这般大逆不道的话来?父皇必当千秋万载,寿与天齐。”

“哦?可朕听说,这首童谣是自公主府里传唱出去的。”皇帝微眯双目,眼神玩味中隐着一丝警惕。

宴海低垂的眸光猛然抬起。

这首童谣是她让几个亲侍散布在长安各处,她们行事素来谨慎且隐秘,论源头绝非可能怀疑到公主府头上。

可父皇却告诉她,已有消息是她府中流出的。

他虽无凭无据,但就是在没有道理地怀疑她。

宴海脑中渐起了一个猜测,心下冷笑,嘴上却急言令色道:

“此事,绝非儿臣所为。父皇,可是在怀疑儿臣?试问,我若要行事,怎会如此蠢笨?”

“其一,父皇以仁孝治天下,我为父皇长女,若以童谣诅咒亲父,必为世所不容!”

“其二,这首童谣,传唱的是正是儿臣本人,我又如何会用此显而易见的证据来自掘坟墓?”

“其三,鸾失碧霄,凤不还巢。儿臣已随父皇回道长安,何来失自由、不归家之说?简直荒谬至极。”

皇帝没有做声,面色越发阴郁。

宴海转而回到殿前,双膝跪伏在墨青色的宫砖,抬首对上他审视的目色,厉声道:

“汉有奸佞以巫蛊嫁祸太子刘据,使之不谋而反,武帝不察而痛失之。此非巫蛊之祸,人祸也。”她长吸一口气,一字一顿道:

“儿臣恳请父皇明鉴,定是有心之人故意栽赃陷害。究竟是何人,胆敢向圣上进言此童谣乃公主府所出。请他出来,与儿臣当面对峙。”

她掷地有声的音色,久久回荡在空荡的含元殿内。

皇帝不语,静静望着底下长跪不起的长女,面上并无一丝波澜。

他眉心涌动,只是突然觉得,他这个自小万千宠爱的女儿,果真是像极了自己。

哪怕他最是属意的东宫太子,他亲手扶植培养了十余年,从庶子抬至嫡子,再到太子,都不及她半分像。

只是可惜了。

她只有他一半的血脉。

她虽姓李,但却不止姓李。

皇帝敛眸,神色似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落寞。随后缓步下阶,将久跪于地的宴海公主扶了起来。

……

宴海走出含元殿门的时候,外头刚刚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她面容镇定依旧,从容不迫,唯独隐在曳地朝服里的脚步,是无比虚浮的。或许是不习惯于久跪于冰凉的宫砖上,又或许是因心下早已寒凉彻骨。

当今圣上向来疑心深重,她就是利用了他的疑心,拿这首童谣投石问路。可问出来的,竟是如此不堪的真相。

正因为疑心重,才会如此心虚来盘问她。即便,她明明就是最不可能传播童谣之人。

论理,古往今来,以童谣造势者无人会用与己相关之言。一查就查到自己头上,岂不是愚蠢至极。

论情,她与圣上一向父慈子孝,毫无理由要如此咒父。

除非,他父皇早已动了心思要送她和亲,所以童谣一出,才当下第一个怀疑到她头上。

原来,一切并非是要等与回鹘的宫宴上。又可能,并非要等回鹘人亲口提出来。

她和亲的命数,从一开始就已注定了。

宴海浸在雨中,掩在袍袖中的玉指渐渐握紧。

她所布下的局,这只是第一出。

上一篇:引妻入怀下一篇:昭鸾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