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子(44)

作者:关山月明GuanShan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时间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只过了短短一瞬,那武将仰着头,盯着她的眼睛,而后弯下腰,捡起骨骰,恭敬上前,以双手捧到她面前。

拓跋嬛用食中二指夹住那枚骨骰,凌空在他的眉心处重重点了两下,武将便低着头,沉默地退下了。

而后,她笑了笑,偏过头对拓跋勖道:“南边歌舞,一群莽撞汉子哪里懂得?阿兄不若着人抬球搬鼓,命舞姬跳一曲胡旋罢。”

拓跋勖闻言看向她,目光沉沉,颇为阴晴不定,良久,他正要开口,阶下便又有人道:“狼主说的是,汉人的东西,我们怎么懂得?”

“汉人自有汉人的好。”又有人道,是随拓跋勖从长安来的官员,“否则怎会有那样多的人学汉人的话、穿汉人的衣裳?”

先前那武将已重新落座,闻言冷嗤一声,道:“汉人有句话,叫作数典而忘其祖,你们要学汉人,也得搞清楚自己在学甚。”

殿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盛乐来的人、长安来的人、文臣、武将、汉人、胡人,个个面色怪异,有的不悦、有的难堪、有的嘲弄,更有的面带畏惧,皆望向主位上的拓跋勖与拓跋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人皇代表着汉人,只因他一统中原、推行新政、革俗汉化;狼主则代表着胡人,控制着云中以北的领土,那里有肥沃的土地和数不清的牛羊,是所有胡人永恒的家园。

不论匈奴人也好、鲜卑人也好,还是其他的胡人都好,这些马背上的民族,将力量奉作信仰,以骁勇为刀剑、荣誉为盾牌,而拓跋勖的新政打破了他们的信仰,威胁了他们的利益。

大殿内沉寂良久,拓跋勖方才冷笑一声:“你看的书倒挺多。”

“不比主上。”那武将微笑,却口出恶言,“想来每年伊慕那节,主上都在长安城中看书罢?”

第19章

“今上有令,关城门!”

天在一瞬间就暗了,仿佛腾里天神张开双手,捂住了满天的星光。

在这个无星无月的夜晚,城防营倾巢而出,数不清的兵员走上街头,城墙内外分明灯火通明,可云中城内却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仿若一座了无生机的死城。

一只通身覆满褐点的海东青借着夜色遮掩,于云中城上空盘旋,狼卫眯着眼睛,目光追随天鹰移动,片刻后,远方晦暗的天幕中现出小点,她便双指呈环,打了个呼哨。

海东青受到召唤,凌空打了个转,飞回她的身旁。狼卫抚摸着海东青白褐交杂的羽毛,海东青便转转脑袋,亲昵地蹭她的掌心。

信鸽避过海东青、飞掠城墙,悄无声息地飞入城内。齐凌风独自站在廊下,伸出一手,那信鸽便落在他的手臂上。

他取出竹筒中的信笺,眯眼仔细地读,脸上很快浮现出震惊的神色。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手臂上的信鸽,信鸽睁着血红色的圆眼睛,与他对视。

齐凌风很慢、很慢地眨了两下眼睛,再次低下头去,阅读手中的信笺。

突然,身后响起脚步声,他猛地将那纸信笺握进掌中,信鸽被他的动作一骇,忙扑腾着翅膀飞走了。

“你在看甚?”拓跋清嵩的声音自连廊的尽头响起,“我阿耶回信了?”

黑暗中的齐凌风缓缓点了点头,但很快又道:“不是。是盛乐的回信。”

夜实在是太黑了,拓跋清嵩没有看见他的动作。

“说甚?”他问。

“要我……”齐凌风的声音变得沙哑,他站在连廊的阴影里,像只躲藏在暗处的恶鬼,“现在就送你出城。”

拓跋清嵩不疑有他,只道:“好。”

这时,街上马蹄阵阵,伴随着兵卒雄浑的叫喊声:“所有人,取来户帖,出得门来——”紧接着铠甲摩擦碰撞,脚步声隆隆,遍布全城。

宫外禁军步伐整齐如雷,宫内虎贲卫则个个噤若寒蝉,无人敢发出声音。

盛乐与长安的矛盾许多年前便已有之,草原人没有门阀、不论士族,唯独崇尚力量,五族就是狼群,而在狼群中,老迈的狼王必定会被年轻的头狼驱逐。

旧的部落死去、新的部落诞生,一如中原朝代更迭。年轻的勇士就像新鲜的血液,浇灌滋养着这个庞大的王国,数百年来,五族始终以这样的方式保证联盟的团结。

而自从许多年前,燕武帝越过长城,率军南下,在长安建立起那个名为“燕”的王国开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他们不再信仰腾里,中原有更多的神明,能保佑他们娶妻生子、升官发财;他们也不再过伊慕那节,那象征着迁徙与丰收的节日、象征着腾里降下福祉的节日,早已与塞外的牛羊一起湮灭在了长安城中;他们亦不再依靠力量,汉人讲究血缘、讲究宗法、讲究贵贱,就像平民的孩子是平民,而人皇的孩子是人皇。

上一篇:薄情世子动心后下一篇:含珠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