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本书生,不谙世事……(79)

“谢君上信任。”白清玉拱手。

梁羡道:“丞相,可还有旁的事儿?”

白清玉稍微迟疑了一下,自然,他在预知之梦中,还看到了其他重要的事情, 梁羡在为周天子奔丧的途中, 命丧羽箭。

白清玉眼眸微动, 沉吟了一番,最终只是道:“回君上,卑臣的事情已经悉数回禀,并没有旁的事儿。”

“哦?”梁羡点点头:“即使如此,便劳烦丞相费心了。”

“为君上分忧,是卑臣分内之事。”白清玉拱手,道:“卑臣告退。”

白清玉幽幽看了梁羡一眼,转身离开了路寝宫太室。

梁羡的困意已然驱散,挑眉看着白清玉的背影,自言自语道:“这个大白莲,看来是有所隐瞒呢。”

三日之后。

“君上!君上!”公子晦急匆匆闯入路寝宫,顾不得礼数,额角挂着热汗,匆忙的道:“天子、天子崩了!”

梁羡一点子也不意外,毕竟白清玉早前已然告知了预知之梦,看来白清玉的梦境是精准的。

天子驾崩的讣告还在路上,这会子怕是堪堪从王都送出,想要抵达各地诸侯手中还需要一段时日,公子晦人脉不少,在王都也有一些眼目,因此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

公子晦焦急的道:“君上,天子驾崩,太子却在黎国做人质,谁人不知黎国野心勃勃,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周天子在世之时,还要对黎国的国君卑躬屈膝,强颜欢笑,更别提周天子驾崩,他唯一的血脉还在黎国手中。

“万一……”公子晦踱步道:“万一黎国那暴君一刀杀了太子彦,天下岂不是要大乱了?”

“安心。”

公子晦说得口干舌燥,梁羡慢条斯理的推给他一耳杯水,道:“勿要慌乱。”

公子晦才想说,天下便要大乱了,自己如何能不慌乱?

便在此时,白清玉从殿门走了进来,他施施然作礼,梁羡挑眉:“丞相,事情如何了?”

白清玉回禀道:“君上,半则好消息,半则坏消息。”

“哦?”梁羡道:“好消息是……?”

白清玉回道:“好消息是,太子彦已然逃离黎国。”

“呼——”公子晦狠狠松了一口气:“太子彦已然不在黎国,太好了,太好了!”

太子彦此时若是在黎国人手中,必然已经死无全尸!

梁羡淡淡的道:“那坏消息呢?”

白清玉眯眼道:“卑臣办事不利,派去的死士虽接应了太子彦,但因被黎国大司马发觉,兵力溃散,失去了太子的踪迹。”

梁羡并不着急:“所以简单来说,如今黎国人亦寻不到太子彦的踪迹,对么?”

“正是。”白清玉简练的道。

“那便好办了。”梁羡道:“只要太子彦不在黎国手中,便有生还的可能性,如今天子驾崩的消息已然扩散,传孤敕令,整顿虎贲军,领兵两万,随孤……为天子奔丧。”

“敬诺。”

周天子驾崩,太子彦逃离黎国,下落不明,各地诸侯楚楚欲动,都准备以奔丧的名义,开大兵到王都,说不定能讨一些好处。

此次奔丧,梁羡领精锐两万虎贲军,由梁国大司马姚铮统领,虎贲陛长姚司思扈行,另外,梁羡还册封了公子晦为大行人,也就是此次奔丧的外交官,一行人浩浩荡荡向天子王都进发。

梁国地处东方,想要从东方到中原王都,需要横穿数个诸侯国,借道是少不得。

扈行队伍连行数日,这日已经开到梁国的边邑,队伍的脚程放缓下来,白清玉驱马来到御驾辎车之旁,朗声道:“君上,再往前,便出了我大梁的地界,今日天色已晚,卑臣斗胆,请大军驻扎,明日整顿一番,再行开拔。”

两万精锐离开梁国,借道其他国家,的确需要谨慎一些,梁羡道:“权听丞相的。”

“敬诺。”

“全军驻扎——”

“全军驻扎——”

很快,绵延的扈行队伍传来传令官的喝声,大部队原地驻扎,快速扎营,立起辕门牙旗,辕门两畔设立哨台,一切按照行军规制,森严肃穆。

梁羡从辎车上慢慢步下,因着营帐还未扎好,梁羡便稍微等一等,左右环顾,四周一望无垠,一马平川,一眼看不到边际。

这里乃是梁国的边境,人烟极为稀少,倒是边境的另外一头,依稀能看到袅袅炊烟,零零散散的落户着一些野人。

在这个年代,野人可并非是茹毛饮血的野人,住在城中,受法律保护的百姓称之为国人,还有许多住在野外,无权无势之人,这些人甚至不受法律保护,连牲口也不如,被唤作野人。

马上便要日落,炊烟浓重,野人们忙忙碌碌升火造饭,在茫茫的黄沙之中,平添了一丝烟火的滋味儿。

长生千叶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