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阑珊月色之下,她居高临下的看着他,神情清冷,凛然不可冒犯,不知为何让他心神一战,似是想到什么可怖的回忆。
不……那个人早就已经死了,时过境迁几十年已经过去,怎会在万里之遥的大倾再次见到那个人?
“二小姐红口白牙的不要乱诬陷人我不知道你说什么,这只不过是一把用来防身的暗器而已,与反贼有什么关系?”
赵煜闻言挑了挑眉,道:“你只不过一个卖花灯的又能招惹什么仇家,竟时刻备着这么厉害的暗器来防身?”
不等他说话,苏玉徽道:“王爷,他可不是普通的卖花灯的。十一年前,这位看起来丝毫不起眼的老人,可是宁王府的门客!”
苏玉徽的话音方才落下,便见那巧手张脸色一片铁青,惊骇的看着苏玉徽,像是看到什么最为可怖的东西,连连倒退了好几步,下意识的想要跑,却被警惕的肖十七拽住了肩膀,压到跪在了苏玉徽面前!
同样惊讶的也是赵煜,只不过他掩饰的极好,面上依旧十分平静。
苏玉徽似是没看见众人的神情变化,居高临下的看着他,原本清澈的眼眸在月色下竟呈现出一种幽幽的蓝色。
她目光幽幽的看着她,以一种平淡的口吻道:“十一年前,汴梁城有一位走街串巷卖花灯的小商贩,他的花灯制作十分精致,尤其是鲤鱼灯栩栩如生,十分深受孩子的喜欢。五文钱一盏,又很便宜,那些就算不富裕但疼爱孩子的父母也会买一盏哄自家孩子高兴。却不知,区区一盏鲤鱼灯,却成了祸根……”
第740章 失踪的孩子
对于汴梁城的百姓来说,永乐十四年所发生的事他们永远不会忘记。
年初,皇帝病重,几近药石无医的地步,当时储君尚且年幼,更因当时顾门之变发生不久,苏相把持朝政,朝中官员岌岌可危。
天子广发皇榜召集名医入宫医治,严峻性就算是寻常百姓都能感觉到,而在那之后,便就是许多的朝中要员莫名暴毙在府中,死相十分诡异。
皇上病重朝中人心惶惶、群龙无首之际,在内阁老臣请求之下靖王亲自出面稳固了乱局,请来了神医相助医治徽宗,查出了那些莫名其妙暴毙在家中官员的死亡真相——源自于邪教的巫蛊之术!
那是史书上记载的巫蛊之乱,由靖王亲自出面以一种雷厉风行的手段彻查潜藏在汴梁城中邪教的人。
牵连进来的有乞丐、有算命的先生、有化缘的和尚、甚至还有伪装成普通百姓的邪教妖人。
一时间人心惶惶,在靖王以铁血的手腕彻查之下,汴梁城儿童失踪的案子京兆府尹终于瞒不下去了。
在巫蛊之乱发生不久之后,汴梁城许多户人家的孩子莫名其妙的失踪,大的有十一二岁了,小的不过才四五岁而已。
失踪了孩子的父母心急如焚报了官,虽官府接了这个案子,但那时巫蛊之乱死了不知多少权贵将人力都放在调查那些权贵死因、和保护朝中要员上。那些丢了孩子的父母都只不过是最为普通的百姓,官府并不上心,在日复一日的等待官府的消息中,从满怀希望到渐渐的绝望……
等到隐退许久的靖王开始接手此案的时候,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人时机,那些失踪的孩子就如同人间蒸发一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只留下那些悲痛欲绝的父母。
十一年前,太平盛世中上百个寻常百姓的孩子就这样在天子脚下帝都的失踪,足以令人骇人听闻。
但因为那是徽宗病重、死了许多的权贵,这样的消息却在京兆府尹有意无意的掩饰之下压了下去,甚至很少有人记得十一年前失踪的孩子究竟下落如何。
年末,冬,便出了宁王赵砾于进京述职之时率兵叛乱逼宫之事。
后来,民间传言,据说巫蛊之乱与汴梁城的那些孩子莫名失踪的案子幕后主使是宁王赵砾,他生性暴虐野心勃勃,抓走那些孩子是为了追求长生之道。
究竟真相如何随着赵砾的死渐渐的淹没在了历史的风尘中,十一年后,因为一则。民谣将当年的案子重新浮现在了世人面前,比之十一年前的巫蛊之乱更让人感受到压迫不安。
“十一年前那上百个孩子失踪的下落一直是父王的心病,在那之后虽然皇上为了平息民怨不许父王再追查此案,但他一直在暗中寻找那些孩子,直到死……依旧记挂着这件事。”此时赵煜的神情也渐渐变得凝重起来,狭长的眼眸透露出骇人的寒意,盯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花灯张。
若非是肖十七押着,方才还嘴硬嚣张的花灯张已经瘫软成了一滩烂泥,明明是冬日,可是他那如同橘皮布满皱眉的脸上不断渗出汗水,蠕动着嘴唇却发不出一丝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