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是正午时分,酒楼里用餐的人颇多,喧嚣声在说书先生的一声醒木后都静了下来,他说的依旧是十一年前那赵砾叛乱的事。
这些时日,当年的赵砾频频被人提起,追根溯源竟与赵肃有关!
“都说在骊山行宫,赵砾是被夔王一箭射死在乱军之中,尸首跌下马背踏成肉泥,尸骨无存。可是谁知那赵砾本就邪性,在他叛乱之前汴梁城中有邪教作祟,那时汴梁城丢了不知多少六七岁的孩子……”似是想到当年惨烈的场景,说书先生长长一叹道:“那些好端端的孩子凭空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报官官府都管不了。后来那邪教被靖王爷抄了老巢,可还是没找到那些孩子,都说啊,那些孩子都是被那赵砾练了人蛊,食其心血修炼长生不老之术的。”
此时,二楼传来一声冷嗤,众人顺着声音抬头看去却见二楼的一个身披紫色狐裘的锦衣少年正坐在手中捻着花生米,慵懒的像只猫儿一样。
他似是十分怕冷,裹在厚厚的狐裘里,面容长的十分清秀讨喜,但是说的话却不是那么令人讨喜了。
“你这小老儿胡说什么,若那赵砾真有那般厉害,为何竟死在了夔王的箭下。”
那说书先生本就口才了得,平日里人们都爱听他将那些奇闻异事,何曾被人这般轻视过,而且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子。
他瞪了他一眼,冷笑一声道:“无知的娃娃知道什么,你可知,那赵砾并没有死!”
“他的那怨灵寄居在了夔王身上,在夔王意识全失之后,他要借夔王的身体倾亡了这天下!”
那少年公子听到他的话不知为何脸色突变,道:“乡野村夫无稽之谈!”
眼见着那方才惹人厌的少年失了态,那说书人越发得意了,他道:“夔王自从从军以来从没败过,这般英明神武天纵奇才,能是凡人吗?他就是得了鬼神之力,所以才会过目不忘,智谋过人!不然他怎会性情如此暴戾,嗜血好战,反复无……”
“常”字话音还没落下,那说书人忽然没了声音,众人便见他捂住门牙惨叫道:“我……我的牙……”
血从他的指缝间溢出来,而方才在二楼的少年不知何时出现在了楼下,手中提着一个巨大的、不知道是什么的包裹……
漂亮的眼中一片冰冷,淡淡扫过那说书先生:“下次若敢胡说,断的就不是你的门牙了!”
打断他门牙的不是别的,竟是一颗花生米,方才在二楼那少年手中捻着的花生米!
第731章 高僧之死
那紫衣少年不是别人,正是被困在山林中五六日的苏玉徽!
她被赵肃丢在山林中,终于将周围困住她的机关阵法解开——就连赵肃也不知道,青鸾鸟乃是上古神鸟,善识途引路,但纵然如此她还是耗费了将近四天的时间将连青鸾鸟都绕晕乎了的机关阵法给解开,出了困住她好几日的山林。
从此处回汴梁城,也耗费了将近两日的时间。
虽然青鸾鸟善识途引路,奈何地势复杂距离汴梁城十分遥远,再加上苏玉徽本就方向不分,一人一鸟好容易到汴梁城附近的城镇的时候已经将近精疲力尽,而汴梁城各个城门入口都有官兵严密把守盘查。
苏玉徽离开六天的时间,她不知汴梁城如今局势如何,不敢轻举妄动,她便易容成了一个少年模样买通了商队跟随进城,至于那只十分惹眼不知为何一直跟着她的青鸾鸟,被她用布裹了起来,不顾它的抗议当做包裹提在了手中……
进城之后,苏玉徽没有回苏家也没有去靖王府,而是留了暗号在酒楼里等肖十七等人,便出现了先前的那一幕。
如今汴梁城的说书人竟然敢如此明目张胆的议论天家的是非,也就是说明了一个现象——那就是赵肃的处境十分不妙!
那天早晨醒来苏玉徽看见赵肃不告而别,只留一只呆鸟和他面面相觑,愤怒之后苏玉徽便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自从赵泓煦被抓之后赵肃的心思就变得十分难以琢磨,无论是苏显还是赵泓临做什么,他都没有主动出击过,而是以防守为主,他是在谋划着什么还是……在忌惮着什么?他难不成还有什么东西在他们手中受其掣肘吗?
此番一想,赵肃将她困在这里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知道汴梁城的局势十分危急,危急到他自己都没有信心能够从这一场风波中全身而退。
他知道她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离开汴梁的,所以干脆将她困在山林之中!但纵然他算计的如何缜密,在周围没有用复杂的机关,而是利用苏玉徽不辩方向的短处直接将她困在了十万大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