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事发生之后,我曾亲自查看过船上那些尸体,里面有数十人……是冥教的人!”肖十七的话音落下,饶是苏玉徽也不由得惊讶出声……
知道越多疑点就越多,苏玉徽疑惑道:“冥教的人从冥教手中抢夺玉枕?”
肖十七点了点头:“冥教贵为西越国教,这些年来也是内乱不休。依照属下推测如今在这汴梁城的冥教势力应当有两股,一股势力从雍州盯着玉枕到汴梁,一股势力就是与苏显合作,抢夺玉枕杀人!”
听他这般说,苏玉徽苦笑一声:“事情真是越来越复杂了,也不知那襄王梦枕究竟是何种异宝,竟然引来这么多风雨。”
除夕前一天,苏玉徽前去拟岘阁给苏显请安。
比起前些时日苏显脸色的阴云密布,今日苏显脸上神情显然好看很多。
苏玉徽来的时候,苏明珠正陪着苏显下棋。
苏玉徽听肖十七说过,碍于苏显一天三封奏折且在休朝时期还每日到皇宫去找徽宗议事锲而不舍的精神下,徽宗终于松口,将此案交由大理寺与刑部合作调查。
虽然依照赵肃那个霸道的性子是不可能会将证据交由刑部,但是一旦得了徽宗的首肯,苏显便就有光明正大的理由插手此案。
“女儿给父亲请安。”
苏显与苏明珠下棋,沈怜坐在苏显的身边,苏明玟姐弟二人在那剥着橘子笑闹着玩,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似乎没看见苏玉徽进来。
半天没人叫她起来,她抬头正好看见苏显略显冷淡的样子和沈怜脸上带着的幸灾乐祸的笑意。
苏玉徽心中一动,不过几日时间苏显态度变化这般大,毋庸置疑,肯定是因为苏瑾瑜之事迁怒于她。
而看沈怜的神色,想来沈怜没少在苏显面前添油加醋挑拨些什么。
苏玉徽保持着半跪的姿势腿脚都麻木了,苏显与苏明珠的一局棋才下结束。
苏明珠娇嗔道:“父亲,我又输了。”
苏显眼中带着笑意看苏明珠,眼中颇为欣慰之意道:“你小小年纪棋艺能有此造诣已实属不易了。”
在沈怜“好心”的提醒下,苏显似乎是才看见跪在地上的苏玉徽,脸上的笑意淡了下去,十分冷淡道:“起来吧。”
第69章 迁怒
苏玉徽来之前苏显对苏明珠姐弟二人的时候神色温和,一脸慈父的样子,但是苏玉徽进来之后,慈父便成了严父,可见对她们态度的天壤之别。
对此,苏玉徽见怪不怪。
之前苏显对于她的关心也好爱护也罢,并非是出自于一个父亲对于女儿的疼惜,而是因为在她的身上有利可图。对于苏显这样的人来说,在权势面前,所谓骨肉亲情又算得了什么。
出身于布衣的苏显虽然如今位极人臣,但是比起汴梁城中的其他显贵世家根基依旧不足,他需要通过子女联姻来巩固苏家在汴梁城的地位。
除苏明珠之外,苏明玟年纪太小,苏明缨资质太平庸,所以当从庄子里回来的苏玉徽在宫宴上一鸣惊人之后,他便看出了这个女儿的价值所在。
而后,苏玉徽因为在骊山猎场上驯服白虎,得了皇上的称赞,苏显做出一幅父慈女孝的样子,若是苏玉徽当真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对于苏显表示出的“父爱”肯定感动不已,任其摆布了。
但是这样维持在表面上的父慈女孝,在苏瑾瑜帮助大理寺调查苏显的时候打破,苏显并非是个宽厚的人,便因苏瑾瑜而迁怒于苏玉徽自然没给苏玉徽好脸色看了。
沈怜和苏显说着今年除夕家宴,抬眼看了站在一旁显得十分狼狈的苏玉徽一眼,心中闪过了一阵快意,故意同苏显道:“今年除夕玉徽也在家中,算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了。相爷,您看……既然玉徽回来了,是不是着人去到庄子里请瑾瑜回来。”
她语音柔软,若是不知情的人当真还以为这是一个处处为嫡子着想的庶母呢。
本来苏显因为苏瑾瑜跟大理寺那边走得近一肚子的气,沈怜这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苏显一脸不悦,一旁的苏明珠当做没看见一般,笑吟吟的同苏玉徽道:“是啊二妹妹,你与二哥哥是同胞兄妹自小感情就好,你如今回苏家锦衣玉食,也不好叫二哥哥在庄子里受苦呢。”
她们看似是为苏瑾瑜求情,若是苏玉徽不知晓苏显与苏瑾瑜之间的矛盾,依照她对兄长的维护,肯定乘机在这个时候替苏瑾瑜求情让他回家,那么等待她的则会是苏显的勃然大怒。
若是不求情,又会显得她太没心没肺。
母女二人一唱一和,却是瞬间将苏玉徽置于两难的境地。
却见苏玉徽脸上笑意不变,四两拨千斤道:“姐姐说的哪里话,我和哥哥住在庄子里也好住在苏家也好,都是父亲的恩泽,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庄子里,哥哥和我并不觉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