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光阴,他所求不过是一个真相而已……
说完之后,苏玉徽守礼的向叶兮清行了礼之后方才告退。
她这一番话并非是责怪叶兮清与赵煜之意,只是每个人的立场不同罢了。
他们隐瞒当年靖王妃之事是为了赵肃的安危、为了大局避免流更多的鲜血;而她寻找昔年的真相,是为了赵肃的心结,为那个在血泊中的少年寻一个公道……
只是叶兮清碍于某些原因对当年之事一丝都不肯透露,那是只老狐狸他不想说苏玉徽也没办法,至于赵煜虽然好对付一点……但是他却避而不见,苏玉徽也拿不住他。
难道线索就这样断了吗?
一路上苏玉徽想着心事碧烟与蔷薇便安静的守在一旁,不敢出声打扰——看自家主子的神情如此,想来此次靖王府之行并非想象中的那般顺利。
马车行驶过热闹的长街,方才进了白衣巷,便见有一个青衣侍女拦住了马车笑道:“请问这可是苏家二小姐的马车?”
碧烟见她衣着不俗脸上带着笑意,不像是来找麻烦的,便同马车内苏玉徽通传了一声。
苏玉徽掀开车帘看了打量着那面生的侍女,却见她言行十分稳妥,虽穿着下人的衣服但举止之间落落大方,并非是一般小门小户出来的,她心中暗自猜度着她的身份,面上依旧带着笑意道:“正是,请问这位姐姐是……”
那侍女微屈了身子行了个礼,苏玉徽看出她行的是……宫中礼节。
那侍女做了个请的手势道:“奴婢是长公主府的侍女,我们家公主请二小姐到茶楼谈谈心。”
竟是舒宁长公主府上的人!
第544章 舒宁长公主
昨日得益于宣和郡主的张罗,生辰宴上请来了汴梁城大半个权贵之家的女眷,再加上叶兮清等人突然来苏家送生辰礼,另外一半没有受邀的权臣贵人们也都纷纷补了生辰礼物来苏家巴结讨好,场面可谓时分热闹非常。
是以当苏玉徽借周家的戏班特意安排了那出戏的时候,在座的不乏玲珑心思之辈,看出了那一出《荼蘼错》暗喻苏家后宅之事,是以苏家旧事已然成为汴梁城的热谈。
纵然是不问世事许久的长公主府,自然也收到了消息。
当年宣和郡主一意孤行嫁给苏显不惜与长公主母女关系决裂,十几年来长公主府竟当真与苏家断绝了来往,母女不复相见。
舒宁长公主是徽宗的姑母,身份尊贵但从不干预朝中之事,是以公主府虽然在朝中没有实权却是宗亲中过的最安稳富贵的,可见她是个聪明的女人,惯会审时度势。
当年宣和郡主一心想嫁给朝中新贵的苏显,但是那时舒宁长公主应当看出了苏显并非善类,为了避免公主府卷入权势之争中她狠下心与女儿断绝关系。
而从后面的宁王叛乱、顾门之变许多王室宗亲、朝中权臣都受到了风波波及,但是长公主府依旧在风波之外,可见她此举高明之处。
宣和郡主昔年举止被揭发后,苏玉徽猜测长公主府那边在生死关头应当不会对宣和郡主袖手旁观的——若舒宁长公主当真不念母女之情,也不会派遣了身边最为得力的秦嬷嬷在苏家。
但苏家真正做主的乃是苏显,要求情她也应当找苏显才是,为何要找她?
苏玉徽心中暗自疑惑,一旁的碧烟与蔷薇也是一脸不解,问那宫女道:“不知长公主找我们家小姐所谓何事?”
那侍女脸上带着得体温和的笑,道:“公主之意,奴婢们不敢妄自揣测,二小姐进了茶楼便知道了。”
碧烟怕长公主来意不善,目光有些担忧的看向苏玉徽,却见苏玉徽已经下了马车,对那侍女道:“还请姐姐带路。”
入了内便见一个鬓发如银的老妇人坐在那,威严赫然,想来这就是传言中那位舒宁长公主了!
苏玉徽按照宫廷的礼数向她行礼道:“臣女参加公主殿下。”
“坐吧,不必如此拘礼。”她笑着道,倒是比苏玉徽想象中的要好相。
苏玉徽坐了下来,那位因着她上来的青衣侍女伶俐的奉了茶,苏玉徽道了声谢,问道:“不知公主诏臣女来所谓何事。”
舒宁长公主微微一笑,道:“你可知昨日苏家那出戏在汴梁城已经传遍,连天子那边都有所耳闻。”
闻言苏玉徽一脸诧异道:“哦,此事竟然惊动了皇上?”
她眼中的诧异不似作假,确实没想到这一件小事竟还能引起徽宗的关注。不过随即想到苏显乃是朝中重臣,府邸的事皇上那边自然会多关注,再加上……宫中还有一个处处看她不顺眼的皇后呢!
舒宁长公主撇了撇茶盏中的茶叶缓缓道:“外面流言蜚语不止,皇上今日还遣人到公主府来问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