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赵煜与赵泓临二人见过礼之后,苏瑾瑜疑惑问道:“王爷,认识家妹?”
苏瑾瑜略带疑惑的声音才让苏玉徽落在赵泓临身上的目光堪堪的收了回来,解释道:“王爷在猎场帮我解围过。”
到底是师承一门,苏瑾瑜对赵煜的性子还是了解的。
此人面热心冷,并非是那般热心肠的人,怎会无故帮苏玉徽且依照他那般尊贵的身份,又如何跟苏玉徽这般熟稔。想到此处的时,他看向笑的跟只狐狸一样的赵煜和一脸懵懂的像只小白兔的傻妹妹,想到赵煜在汴梁城中那些风流韵事,心中一突。
眉头微微皱了皱,不动声色的动了动遮住了赵煜看向苏玉徽的视线,道:“如此草民替家妹多谢王爷了。”
他这一副护短的模样赵煜看在眼中,一双狭长的狐狸眼中闪过了一丝精光,脸上的笑意更浓了对苏玉徽,似是随口问道:“玉徽,上元佳节本王送你的兔子灯笼可欢喜?”
苏玉徽被问的莫名,想到那只憨态可掬的兔子灯便笑了笑道:“灯笼臣女欢喜的很。”
闻言,苏瑾瑜脸黑了一半,但赵煜依旧站在那里没走。
虽然赵煜行事不靠谱,但毕竟是身份尊贵的王爷还并着一个皇子,且又是相熟的,苏瑾瑜总不能让二人站着同他们说话,便开口道:“王爷可否赏脸一齐用膳?”
苏瑾瑜心中想着赵煜能拒绝,未曾想到赵煜似是等着苏瑾瑜的话一般,笑道:“既然瑾瑜相邀,那本王恭敬不如从命了。”
他这般说,苏瑾瑜另一半脸也黑了,但只能命人再添了两副碗筷。
苏玉徽不知赵煜与苏瑾瑜之间的风云暗涌,目光一直落在赵泓临身上,心道世间怎么会有这般好看的人。
若单论容貌,他们三人各有千秋。
但是苏瑾瑜不苟言笑过于刻板严肃,赵煜一双狐狸眼显得轻挑风流,唯独赵泓临的容貌与气度刚刚好,就算坐在那里不言语,却给人一种如沐春风之感。
苏玉徽素来喜欢温柔和美好的人和事,赵泓临偏偏两点都占全了。
见苏玉徽看向自己,赵泓临对他笑了笑,这般一笑,若春风化雨,无限温柔,那种感觉好像是沐浴着月光躺在月宫后山的花海中,夜风拂过带来阵阵的花香,舒服的恍若整个人都如坠云端。
赵泓临见小丫头微睁着一双圆圆的桃花眼晕乎乎的看着他,颇为的有趣,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苏玉徽反应过来自己盯着他看了许久,脸上闪过一丝郝然的神情。
移开胶着在他脸上的目光,落到了他手中,更准确的说是他手中拿着的那把折扇上。
玉骨绸面的折扇,绘着山居秋暝图。
折扇上挂着的扇坠,并非是寻常的玉石或者玛瑙,而是一只雕刻的栩栩如生的木雕小兔子。
胖乎乎的。
第137章 我与他一点都不熟
赵泓临见苏玉徽的脸颊微红,便十分体贴的看向了窗外,没有再打趣她。
而苏玉徽的目光从赵泓临的脸上移开,却忍不住落在了他的手上。
赵泓临那般谪仙一般的人物,却挂了一只憨态可掬的小兔子扇坠,却又意外的十分协调。
因着女儿家的矜持,苏玉徽不好意思盯着赵泓临看,却不妨碍苏玉徽拿着目光打量着那挂在折扇上的木雕小兔子,与那拿着折扇的手。
那双手修长白皙,骨节分明,那是一双连琴师都羡慕的手,虽然纤长却又不显柔弱。
单单是那双手,就已经无人能及了。
因为男女之别,苏玉徽与赵泓临都没说话,听着一旁的赵煜端起了师兄的架子训斥起了苏瑾瑜:“先生临走之时曾让我照拂于你,偏生你性子倔强,这些年有什么难处也不同我说。此番你若真的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不说我愧对先生,就连师伯那边我也无法交代。”
闻言,原本沉默的苏瑾瑜神情终于动了动问道:“师伯?”
赵煜道:“上元节师伯来了汴梁,不过听闻你无事又离开了。”
苏瑾瑜眼中闪过一丝遗憾的神色道:“是我让他老人家担心了。”
昔年苏瑾瑜是顾明庭最为得意的子弟,却偏生又是苏家的二公子,当年顾、苏两门之争,苏瑾瑜的身份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虽然当年顾明庭被贬谪因苏显缘故,但是廖睿却未因此迁怒于他身上,除了已故的先生之外,当世苏瑾瑜最为敬佩之人便是廖睿。
一旁的赵泓临恰好杯中酒空了,回头发现苏玉徽目不转睛的盯着他手中的扇坠,像是个好奇的孩子一般,眼神清澈。
或许是因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她那般依赖的抱着他哭,眼中的依赖与眷恋,让他第一次就心生怜惜。虽然不过才见过几次面,但是赵泓临总是无法将她看做一般的贵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