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状,周蘅芜叹了口气,道:“虽然文臣中有那么几个不识趣的,你早就想动他们了。可毕竟朝廷不必军中,势力错综复杂。此时各地的官员又进京述职之际,开始平定各地官员的今年的政绩、升迁,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就算你要动他们,也要忍耐一番,等到明年开春之后。”
想到这些时日与那些文官们周旋的事情,饶是平日里再沉稳如赵肃,眉宇之间也不由闪过了一丝浮躁之意。
朝中之前吏部尚书的位置实则如同虚设,大权都在苏显手中,官员升迁、评定,都是苏显一人做主。
如今苏显一死,各种麻烦接踵而至。陆铮、刘武英他们都是武将,打仗还可以,但是处理这些政事也是力不从心,朝中是在靠苏瑾瑜与周蘅芜勉力支撑,也不过是权宜之计。
新的人才还没选拔出来,只能再用之前苏显留下的那些大臣,偏偏因为赵肃摄政触及他们的利益,一个个都在与赵肃作对唱反调,朝中的事情进行的不是那么顺利,更何况……
周蘅芜认识赵肃也多年了,见惯了他平日里运筹帷幄的模样,少见他如此将情绪流露在表面,道:“你行军打仗这么些年,自是知道徐徐图之的道理。但这些时日你处理苏党的手段太过激了,才引起那些文臣人人自危,联手拿你的身份做文章。”
“到底出什么事情了,竟然让你这般沉不住气?”
赵肃眉峰拢了拢,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南夷那里新送来消息,昭国的义军,在边境销声匿迹。”
“怎么会这样?”闻言,周蘅芜不由轻呼一声,道:“你不是安排了探子在盯着他们的行踪吗。”
赵肃神情平淡道:“之前是由陆铮亲自盯着的,因为陆铮离开昭城太久,此番大量的抽调兵马到了汴梁,所以那些人开始蠢蠢欲动。到底,是本王疏忽了……”
原本想急于处理好汴梁之事,未曾想到却忽略了昭城。
周蘅芜默了默,似是能理解赵肃这些时日近乎急功近利的举动了,片刻后,周蘅芜问道:“那玉徽知道此事吗?”
“她应当知道了。”赵肃微微叹了口气道,眉眼有些暗沉,看不出情绪如何。
周蘅芜还想说什么,便听见“啪嗒”一声。
赵肃指尖黑子落在了棋盘之上,直接截断了周蘅芜白子的所有退路。
这一局又输了,周蘅芜干脆耍起了无赖,道:“我想起来,大理寺还有卷宗没看呢,先走了……”
离开之前,还将棋盘上的棋子打乱,对他如此无赖的行径赵肃已经习以为常,也没说什么。
而此时,苏玉徽收到南夷的消息的时候,正准备去靖王府。
叶先生与敬一禅师等人依旧住在靖王府,临近年关,应是准备在靖王府过年了。
自从骊山回来之后,因为忙着朝中的事情,苏玉徽也从未见过他们。对于兰静勾结西燕,以及逍遥阵中的事情,苏玉徽依旧有很多疑问,也到了时候去找他们问个究竟了。
但让苏玉徽没想到的是,还未曾启程,南夷那边递来了消息——昭国数万义军,在南夷与西燕交界之处忽然失踪,下落不明。
自从青鸾乱世的流言传开之后,出于谨慎,苏玉徽便派遣了一支人马盯着那些义军的举动,最重要的是找到江晚奕。
未曾想到,这些时日以来江晚奕一点动静都没有,反而那些人马竟然全部失踪了。
昭国义军失踪的地点,是在西燕与蓝田交界之处。按照古书所言,那个地方不就正是传言中的月氏国吗!
一旁的碧烟便看见,苏玉徽收到密信之后,一开始神情略带震惊,之后竟连连冷笑…… 那笑容, 看的碧烟只觉得头皮发麻……
第882章 金长老
腊月十八,距离除夕还有十几天。
自从入冬之后一直阴沉沉的天气,到了此时竟渐渐的开始放晴了,各地官员进京述职,西燕、北越都各自派遣了使者前来大倾,汴梁城一改之前的冷清,十分热闹。
汴梁城中的人一旦多起来,也意外着麻烦也多了,刘武英、楼玉堂几个武将负责汴梁城的治安,怕有人趁机作乱,也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从骊山回来之后,徽宗便称病不上朝,朝中诸多事宜都落在了赵肃的肩上,而叶兮清也暂代了苏显的职责在朝中辅佐赵肃,所有人都很忙,唯一闲下来的,只有靖王殿下了。
因为赵肃被封为摄政王,也就意味着靖王一脉罕见的出了一个摄政王一位亲王,于祖制而言早就不合。
靖王殿下便以避嫌的名义,请旨让徽宗撤去他亲王位,贬谪为庶民。
毕竟赵煜并非是皇室的血脉,他做了这些年的靖王,也该将这一切还给赵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