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在赵肃身上他仿佛时刻能看见赵邵骁的影子。所以,这些年他对赵肃的格外宽宏,虽然有流言说他是天家血脉,在那一幅红莲业火图出现之前,就连赵肃对自己的身世丝毫都没有起疑。
毕竟,比起他,赵肃与赵邵骁更像是一对父子。
赵煜并不在意徽宗那复杂的目光,将早就已经拟好的圣旨,双手捧到了徽宗面前。
圣旨,一共有三道。
“皇上,只要你将此旨意昭告天下,我们便就立即启程回汴梁。”
不过短暂的一昼夜的时间,赵肃就连圣旨都已经准备好了。
徽宗颤抖着手指指着赵煜,道:“好……你们很好……”
却迟迟不肯接过赵煜手中的旨意,就算不看,他也知道圣旨上写的是什么。
赵煜此番见徽宗,是以说客的身份——他知道,依照赵肃性格,就算没有徽宗首肯,这道旨意他也会逼着内阁的老臣们颁布下去,这也是赵肃迟迟不回汴梁,将那些老臣扣留在骊山行宫的原因。
但赵煜和叶兮清都知道,此举乃是下下之策。
如今赵泓煦被废、赵泓临受兰静牵连,与储君之位无缘,赵肃登上大典已经成定局。
王位更迭,叶兮清希望变故更加平和一些,赵肃的王位也更能名正言顺。所以,劝说徽宗这出力不讨好的苦差事就落在了赵煜身上。
赵煜心底长长叹了口气,面上倒依旧十分平静,对徽宗道:“这第一道旨意,是废皇贵妃、贬谪赵泓临为庶民,想必皇上应该不会反对。”
依照兰静所言,赵泓临很有可能是赵砾的血脉。混淆天家血脉,乃是死罪。
但是,在兰静谋害徽宗一事上,赵泓临并没有参与,反而帮助赵肃破获了兰静的阴谋。
功过相抵,贬谪为庶民,远离汴梁城的是非,对于赵泓临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结局。
徽宗闻言,脸色虽然是紧绷着的,但最终还是微微颔首——就算他想要赵泓临死,但实权掌控在赵肃手中,他要护的人徽宗又能如何……
“第二道圣旨是什么?”徽宗神情沉沉问道。
赵煜淡淡一笑,道:“第二道圣旨是让您向天下澄清赵肃乃是天子血脉的无稽之谈,封赵肃为摄政王!”
“砰”的一声,徽宗手边的药碗挥倒,摔落在地上,他怒道:“休想。他本来是朕的儿子,朕要封他为太子……”
赵煜轻笑了一声,嘴角带着讥诮之意,道:“皇位对于赵肃而言唾手可得,他请封摄政王也不过是为了避免更多的麻烦罢了。微臣劝圣上一句,看在最后一丝父子情分上,您就不要为难他了吧。”
第861章 引狼入室
留仙镇是距离骊山三百里的一个小镇,虽然看似不起眼,但却是通向西燕和南夷的交通要道,来往旅人甚多。
此时,留仙镇闹市的染坊中,一个青衣男子坐立不安的走动着,素来严肃古板的面容,罕见的呈现出几分焦急神色。
却见那个男子不是别人,正是苏瑾瑜!
就连苏显都没有想到,赵肃看似将所有的兵力都投入到了调查兰静身份,但实则早就安插了一颗棋子在他身边,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而那颗棋子不是别人,正是苏瑾瑜!
在苏玉徽失踪之后,赵肃也没有自乱阵脚。一方面派人在骊山搜查苏玉徽的下落,另一方面,派人联络苏瑾瑜,查苏显的动静。
放眼汴梁城,对苏玉徽不利、又有这个实力在逍遥阵中暗算苏玉徽的人,只有两位。
一个是冥教大祭司萧迟,另一个……便就是一直对连城璧虎视眈眈的苏显!
不出赵肃所料,在骊山事变的前夕,苏显已经不在汴梁。苏显这只老狐狸十分狡猾,时刻盯着他的苏瑾瑜,竟然也失去了他的踪迹。
万幸的是,赵肃派了几个夔王府的高手供苏瑾瑜调遣。苏瑾瑜心思缜密,竟真的找到了苏显藏在留仙镇的窝点。
“怎么样,夔王可到了?”苏瑾瑜焦急的问方才从外面打探消息回来的归川道。
归川眉心紧锁,轻轻摇头道:“未曾,毕竟骊山距离此处少说也有三百里,夔王殿下收到消息立即过来,也至少要在两个时辰后。”
“不行,两个时辰太久了。”苏瑾瑜皱眉道:“不如,我们先动手……”
让素来稳重自持的苏瑾瑜如此失态的,除了很有可能此时苏玉徽就在苏显手中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苏显带走了大倾各州郡的兵力防布图!
在探子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苏瑾瑜万分震撼的同时,饶是他也不由怒骂徽宗昏庸了。
如此关系到国家安危的东西,竟然让它落在了佞臣的手中!而在赵肃的人马控制汴梁,苏显敏锐的察觉到了形式有变,竟然盗走兵力防布图,躲在了留仙镇中避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