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岸(255)

作者:吃饱去睡觉了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沈居和继续颤声道:“陛下,这么多年来,您虽已不是当初年幼的太子殿下,老臣也不在朝中,但在老臣心里,说句大不敬的话,您仍是老臣的学生。”

“太傅……”

在最暗无天日的日子里,朝中几乎所有的大臣都倒戈贵妃,那时戚方禹还说不上话,只有太傅在为他奔走,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

可他后来却毅然决然地辞官离去,成元帝多年来一直想过,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这个他最尊敬的老师才会离开他。

“太傅,朕的儿子们还小,文华殿还需要一个老师,您……愿不愿意留下来?”

成元帝扶住他的手臂,“朕可以放过那些学生,不再追究他们的过错。”

沈居和留下来,天底下最尊崇的先生还在文华殿,他才能告诉自己,自己从来没有犯过错,老师也没有离开他。

他永远都是天下共主,万民爱戴的君王。

沈居和顺着他的手艰难地站起来,“好……只要老臣还有一口气,老臣……便会一直辅佐陛下。”

作者有话说:

呃啊啊啊啊宿舍楼里有人阳了,今天学校很乱,我也没有时间码字,现在才写好,我滑跪认错我又迟了……

第119章 逆转

鹰沙山之所以叫这个名字, 是因为其形状遥望如一只仰颈锐唳的雄鹰,茫茫草原上,雪伏千里, 从前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不再,一望无际的雪色中,鞑靼数万大军往岘门关东的方向狂奔赶去。

挲摩诃亲征的消息传开,岐州一线城防加固, 鞑靼武士本就擅长冬日行军作战,兵力又分为几股, 战线拉长, 西北等地一片混乱不堪。

岐钺二州作为最重要的城池, 也是鞑靼进攻最凶猛的地方,大部分的兵力都屯于此, 季时傿只能调出一万兵马往东支援。

东鞑军兵临城下, 岘门关往东的潭城三面环水, 年底极为酷寒,江河流域一夜之间冰封千里,粮草物资进不来,季时傿等人被困潭城。

这是十二月十一,从口中呼出的热气很快凝结,滴水成冰,潭城地势相对山川绵延的钺州来讲较为平缓, 因而进攻的难度也有所下降,城内将士连百姓加起来都不足两万人, 又因为水面结冰, 而断了增援。

谢丹臣等人想破冰走水路, 且不说耗费人力物力, 如此严峻的气候下,凿开的水面也会很快重新冻结,而冰块又难以承受兵马从上走过。

挲摩诃正是料到这一点,才会调动更多人往潭城逼去,他们也快要弹尽粮绝,正是需要强攻下潭城的时候。

季时傿站在城墙上,肩上厚重的霜雪未曾将她臂膀压弯一分,城外大军压境,城内粮草贫瘠,变化无常的天气,永远是战争中最难以预料的东西,再缜密的部署与无双的兵法也抵不过。

将士们身上穿的重甲棉衣撑不住在寒冷中久待,近来粮草所需急剧锐减,是因为死去的人越来越多,眼看着城墙就快要撑不住了,一旁的将士忍不住转头问了一声,“大帅,我们要往后撤吗?”

季时傿手按在城墙上,闻言平静道:“撤哪儿去,除非冬去春来,冰河融化,否则我们哪都走不了。”

“我们还可以往西走,说不定能突围出去。”

“往西?”季时傿声音拔高了几分,侧目看他,“你的意思是把百姓丢在城内,我们逃吗?”

说话的将士被她看得有些羞愧,顿时将刚刚冒出的那点杂念屏退了个干净,“我、我失言了!”

季时傿转过头,远处黑压压的正是东鞑军队,她面无表情地看了一会儿,忽然道:“我们还有多少人?”

“不到三千……”一旁的将士沉着声,面色悲痛,“照这个样子,最多三日城必破。”

“拖。”季时傿轻声道,目光顿了顿,“来时的时候我倒是看过西面有山,但地势险峻,怕是不好走,谢丹臣若是要派人支援只能从那儿,我们再撑十日。”

“十日?十日怎么撑?三千人里近一千都是伤兵,挲摩诃亲征,我们根本挡不住。”

“能。”

季时傿坚定道:“最多十日,东鞑军粮草必绝。”

潭城外的辽阔大地上,旌旗飘动,马蹄踏过处飞雪四溅,狼嚎声此起彼伏,雪橇疾驰掠过。

挲摩诃着重甲,战车先行,这些天交战下来,城内将士不过几千,剩下的都是些老弱病残,潭城城防本就不如其他地方稳固,更何况三面环水,唯一的水路也走不了,根本不可能有人支援。

“王,我们今日便可一举攻下潭城,夺取他们的粮草。”

挲摩诃脸上虽未见得有什么喜色,但他漫不经心敲打着战车的手指却可以看得出他势在必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