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口粮要承担一家四口的衣食住行所有开销。
因着发展落后,百姓平日里没有油水滋养,成年做劳力的男人饭量是非常大的,比不得现代人的食量。
就算种成小麦或高粱那些口粮,一样不够温饱。
再加上徭役这笔开□□更是雪上加霜。
这还是在风调雨顺的前提下,若是遇到天灾减产,那才叫绝望。
众人听到李疑质疑那老丈四口人的窘境,纷纷打抱不平,因为老丈就是他们的缩影,是千千万万中的代表。
人们义愤填膺骂他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疑倒也不恼,只做了个噤声的手势。
众人陆续闭嘴,倒要听他怎么去狡辩。
李疑笑眯眯问:“你们都认为那老丈的四口之家日子过得艰难,是吗?”
人们纷纷起哄。
有人高声道:“你若能耐,你去过那样的日子!”
李疑笑着摆手,“我可没这个能耐,受不了那样的苦。”顿了顿,“所以赵郎君体恤大家不容易,这才下政令免除徭役,让大家的日子好过些啊。”
听到他这样说,众人这才没再骂骂咧咧。
有人还是不信任,问道:“当真从即日起不再征收徭役?”
李疑斩钉截铁回答:“只要赵郎君在安县管控的一日,就永不收取徭役!”
人们你看我我看你,窃窃私语。
李疑又向他们抛出一个问题,“诸位都知道赵郎君带来的一帮人是土匪,可是你们知道我们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去做土匪吗?”
人们没有吭声。
李疑的语气有些激动,“那是因为狗日的朝廷不给咱活路走。
“敢问诸位,倘若大家都能吃饱穿暖,得正义伸张,你们愿不愿意去干土匪?
“那可是要被朝廷砍头的!
“你们好端端的,可愿冒着生命危险去干违法之事,冒着拖累妻儿老母,受世人唾骂的名声去做土匪?
“我李疑不想啊,我是秀才出身,有大好的前程,也想着将来要为朝廷出力,为百姓谋福。
“可是我却做了土匪。
“我的妻儿被霸凌,在逃乱中被杀,全家就只剩下我一人了。
“那老丈是你们中的一员,我李疑同样是你们中的一员。
“我跟你们一样吃尽朝廷的苦头,受过不少磨难,你们在想什么,我们这群土匪也在想啊。
“诸位明白为什么要取缔徭役了吗?
“因为咱们生下来不是为了吃苦的,是要享福!要过好日子!越过越好,越过越红火!”
他说话的神情充满着激情与愤慨。
这番声情并茂的剖白打动人心,把在场的百姓们震慑住了。
在短暂的静默后,如雷般的喝彩声热烈响起。
有人高声道:“李县丞说得好!咱们生下来不是为吃苦的!咱们要享福,要过好日子!”
“对对对!咱们要享福!咱们要过好日子!”
在一片喝彩声中,所有百姓的情绪都被他调动起来。
人们一改先前的质疑,全都欢呼高喊万岁。
为了表达他们对李疑的敬重,甚至欢喜地上前把他抬起高呼万岁。
李疑又惊又喜,连忙道:“大伙别闹!别闹!”
众人闹了好一会儿才把他放下,他严肃问:“现在大家弄明白了免除徭役的真正意思了吗?”
人们连连应道:“明白了!明白了!”
李疑笑眯眯道:“那就赶紧去跟其他邻里报好消息去,要高兴,大家一起高兴!”
于是不少人散了去。
李疑心里头不由得美滋滋。
他背着手,迈着官步,怀才不遇几十年,总算在这一刻得到了满足。
那种被众人拥护敬重的感觉贼他妈爽!
回府衙时,瞧见梁萤和谭三娘站在角落里观热闹,他暗搓搓冲二人竖起了大拇指。
梁萤抿嘴笑。
免除徭役的目的仅仅只是为土地国有制做铺垫。
接下来她会让他们见识什么才是无产阶级的力量,让当地的乡绅富豪们开开眼界,见识一下黑吃黑的威力。
第二十二章
这项惠民政令得到了所有百姓佳赞。
它好似瘟疫般在城里蔓延,把每一位关乎到切身利益的百姓都感染。
只不过没有痛苦,皆是欢愉。
一传十,十传百,从城里到乡村,疯狂席卷蔓延。
各村的里正拿着免除徭役的公文跟村民们解读这项惠民政策,龙门村的乡民高兴不已,个个都笑得合不拢嘴。
一妇人背着幼子道:“这莫不是苍天开眼了,不忍我们受苦受难,派青天大老爷来拯救咱们了?”
她边上的妇人应道:“哪来的什么青天大老爷,住在衙门里的人就是一群土匪!”
一婆子接茬道:“我管它什么人,哪怕是上头变了天呢,跟我们这些老百姓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