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萤从来不信这些古人愚笨,他们只是落后。
翻开历史,四大发明,现代的火箭启蒙,枪炮和火药运用,皆比西方早许多年。
近代闭关锁国未能像以往那样引领时代,无比遗憾。
泱泱大国,本该矗立在时代之巅,五千年的历史沉淀足以支撑它走向繁荣昌盛。
天气愈发炎热,俞州军的脚步不曾停息过片刻,广郡周边的城池驻军极少,甘宗群仅仅只带了三万军扩张过去。
奉三郎也闲不住,带了两万军从鲁郡那边扩张。
郑曲则领五万军走永庆和姜怀汇合,把周边的城池吞并。
三队人马大鱼吃小虾,先以劝降说服,若想挑战火药,也可以送两枚开光。
这一路横扫,周边的小诸侯不由得怨声载道。
面对俞州大军的镇压,却束手无策。
京畿那边得知俞州的举动,不由得急了眼。
这是妥妥的要搞事。
何政不禁有些失悔,坐立难安道:“俞州那帮土匪委实猖狂,听说现在已经把周边城池兼并了,倘若他们打到泉州那边,守京畿还是泉州,是个问题。”
常山王皱眉,“那便把朝廷迁到泉州去。”
何政没有吭声。
常山王恼恨道:“当初就不该受那帮土匪忽悠,我现在宁愿跟楚王斗,也不愿意跟俞州打。”
何政不解道:“他们四面八方包抄而来,完全是吃饱了撑着,直接打京畿或泉州不就完了吗?”
常山王不屑道:“那群人搞什么土地下放,以此为幌子拉拢百姓,不过是做乖面子罢了,骨子里头始终是土匪。”
他们自然不明白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方针。
毕竟唯有取得了民心,才能为以后一统九州打下坚实基础。
而那一天,近在咫尺。
第九十九章
整个夏日人们都忙碌纷纷,远在河城的赵老太收到梁萤给她寄送的青州小食,有葛根粉,桂花藕粉,林林总总好多种。
赵老太不识字,让李疑给她读梁萤写来的书信。
李疑坐在矮凳上讲书信里的内容,言语里不乏欢喜。
赵老太摇蒲扇,兴致勃勃道:“我这辈子还没去过京城呢,想来比河城要繁华得多。”
李疑笑道:“照眼下这个速度,咱们俞州多半明年就能打到京畿去。”
龚大娘暗搓搓道:“日后岂不是要入驻那金銮殿?”
李疑点头,“一统九州,定是要登那天子宝座的。”
提到这茬,赵老太拍大腿道:“我这个乡野老婆子算是长了回出息,竟也稀里糊涂攀了皇亲国戚。”
李疑失笑,感慨道:“从安县起家到现在,也差不多快九年了,我们这群蛮鸾山的人也真是走了大运,明明是一帮土匪,却眼瞧着步步高升,现在回头想想,着实不可思议。”
赵老太道:“我马如会这辈子也算是慧眼识人。”
龚大娘:“也该是老赵家有上苍护佑,最初阿萤三番五次往外逃,若不是你押着秀秀去寻回来,外头那样的世道,只怕早把她折了。”
赵老太:“这也怨不得她,宫里头长大的孩子,哪见过这吃人的世道,想来那些时日她吃过苦头也悟明白了,要么随波逐流,要么揭竿而起。
“若是换作我,是没那个胆量敢去反的,且还是一个娇弱女子。
“如今回头看看她一路走来的筹谋,步步谋划,皆是剑走偏锋险中求胜,若没有她做主心骨把周遭的人们聚拢起来,又哪有俞州今日的强盛?”
李疑应道:“是啊,从无到有,每走一步都不容易。
“我记得最险的一步是俞州夏氏进犯临都的那次,若非她弄出火药来,只怕咱们这帮人早就回蛮鸾山了。
“还有一次便是楚王派兵十万来打河城,若非她认祖归宗召集天下诸侯把钟林大军化解,只怕俞州危矣。”
赵老太:“我倒觉得汶阳大军来犯才是险中之险,关乎俞州存亡。”
李疑拍脑门,“我倒是把这事给忘了,东州一战当真惊险。”
他们就这些年的经历唠了起来。
李疑似想起了什么,说道:“过两日我就要往永庆那边去了。”
龚大娘好奇问:“去永庆作甚?”
李疑:“眼下俞州境内安定,待郑曲他们打下一个城池,我得带人过去把土地下放了。这阵子老夫人要多加注意着身子,大伙全都忙碌,恐顾不上你。”
赵老太笑眯眯道:“你们尽管去忙,我不会拖后腿。”
之后李疑又同她说了些其他,没过两日就带人动身前往永庆。
待一行人抵达永庆那边时,郑曲和姜怀已经接连收服了两个郡城。
现在治内的人手紧缺,临都那边也调派了三人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