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418)

何政阴沉着脸道:“那甘宗群带了七万多兵过去,再加上俞州和金林,只怕得有十五万兵了。

“不仅如此,两州十郡的地盘,算是诸侯里扩张得最厉害的,现在哪家有他们手里的城池多?”

高校尉:“他们这便宜委实占得不地道,逼得我们跟常山王不得不打下京畿来,若不然就白替他人做了嫁衣。”

何政冷哼一声,“只怕最气的人是楚王,光一个俞州就把他折损了近二十万大军进去,大老远送兵过去,气死他那老乌龟。”

现在楚王那老乌龟在府里气得暴跳,尽管他早就有预感汶阳军召不回来了,真听到金林被俞州吞并的消息,还是气得肺炸。

许是气狠了,一口气提不上来厥了过去。

家奴连忙去请大夫来看诊。

傍晚楚王才清醒过来,他两眼无神地望着窗外,只觉得俞州那帮土匪坏透了。

可是他又哪里知道,这仅仅只是各路诸侯踢铁板的开始。

两州十郡,十五万军,外加火药助力。

没有人能抵挡得了那群人把体制遍地开花的决心,推动俞州大军的一双纤纤素手将以摧枯拉朽的力量覆灭所有地主阶级,乃至整个封建王朝。

谱写属于无产阶级的新篇章。

那是属于最底层老百姓亲手建立起来的新王国,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成为它的主人。

这是一场伟大的事业,同时也是一场充满着血腥的革命搏斗。

第八十八章

一场秋雨一场凉,甭管战火燃烧得有多激烈,仍旧阻挡不了地里的庄稼迎来秋收。

在京畿战事胶着时,俞州这边早一些的水稻已经可以收割了。

当地人能平安渡过这场危机,迎来壮大,委实不容易。

在田里挥舞着镰刀收割水稻的人们说起这次东州那边的战役,感到无比庆幸。

坐在田埂上休息的老儿道:“也多亏上头的人有脑子,倘若未能化解汶阳军,咱们俞州多半是保不住的。”

稻田里割水稻的年轻人应道:“现在好了,汶阳金林俞州三支兵合为一体,以后谁若敢来欺负咱们这边的老百姓,直接打回去。”

老儿笑呵呵道:“那倒是,谁都别想来抢咱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天王老子来了都别想。”

隔壁田的妇人道:“听说金林那边巴不得咱们俞州军过去呢。”

老儿应道:“那可不,谁不想取缔徭役,分得自耕地丰衣足食啊?

“前些日我还听从县里回来的李六郎吹牛,说过不了多久咱们俞州这边也要开办学堂了,公家免束脩收六岁以上的孩子去开蒙受教,且不论男女都收。”

妇人直起腰身,好奇道:“马大爷可莫要哄我,哪有女娃也去学堂的?”

老儿拍腿道:“起初我也不信,那李六郎说永庆临都雁门那边每个县都陆续开办起来了,现在轮到咱们俞州了,据说学堂能顺利推进的话,以后村里也会开办起来,让村里的娃娃也能去开蒙。”

挑着空箩筐路过的邻里道:“马老儿你可莫要哄我们,上学堂要花好多钱银哩,光那书本就贵得不得了。”

马老儿:“李六郎经常在县城里跑,我是听他说的,总不会空穴来风。”

这个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兴致,做累了坐下来喝水七嘴八舌唠了起来。

他们这些人世代都是文盲,若是公家能免束脩兴办学堂,自是高兴,毕竟谁不想后代能有更好的机会去做学问呢。

不过听到女童也能去学堂,还是感到不可思议。

马老儿倒是个开明的,说道:“我家三郎的闺女现下才两岁,以后待她长大了,若是乡下也有学堂,定要送她去开蒙。”

妇人道:“咱们俞州不也有女官吗?”

“有听说过,不过人家的老子据说是太守。”

“嗐,管他是谁呢,女人当官就是稀奇。”

“我觉得以后说不定还真会有女人来做官,现在咱们俞州是大长公主的管辖地,她就是女人,多替咱们这些妇人考虑考虑前程,也在情理之中。”

“女人做官像什么话啊,抛头露面的。”

“若是你家的闺女做女官,替你们老杨家光宗耀祖,你还嫌抛头露面?”

“老迂腐,谁不想家里头能供养出一个官来,甭管男女,都是一件体面的事。”

“我看你们都别瞎想了,没有点家底的哪能供出官来?”

“这话说得,那当初谁敢想豪绅手里的田地啊,现在不也成了老百姓的地?”

“对对对,其他地方不敢想,但咱们俞州人敢想!”

这话引得众人大笑。

如果说土地能保住他们的饭碗,管了温饱,那教育,则是让他们对下一代的前程充满了期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