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240)

梁萤斜睨他,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赵雉叮嘱道:“切莫走漏了风声。”

程大彪连忙捂嘴。

制作黑火药是非常机密的事。

这个时候世人还未把它的出现当回事,因着梁萤是现代人,比他们的认知超前了几千年,捡了便宜占。

目前他们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研究黑火药的适当配比,只要能炸,能起火,具有威慑力就行。

为了应付开春俞州大军来犯,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筹备大量黑火药来吓退那些兵马,给两郡争取时间破俞州死局。

那毕竟是庞然大物,他们人手短缺,力量悬殊,面临的挑战非常严峻。

赵雉再次派亲信出去采买硝石和硫磺,至于木炭,获取的方式就容易多了。

梁萤对古代的军事机械了解得不多,可以说得上匮乏,如果要制作火药包,怎么从城里投放到外面的军队中也是个问题。

赵雉说道:“可用抛车投放。”

当即跟她讲解抛车的运作原理。

但是用抛车投放出去肯定没法用瓦罐来装火药。

梁萤表示必须把黑火药密封在一个容器里才能发生爆炸,起到震慑作用。

赵雉摸下巴沉思,问道:“用木桶可行?”

梁萤想了想,应是可行的。

二人就抛车的抛射距离和绵线引燃爆炸的时间做了一番探讨,这需得实践才行。

赵雉认为可以装同等重量的石头和药桶进行对比。

把石头抛射出去到落地的起始时间记录下来,以此来推测留在药桶外的绵线燃烧时间,最好是落地的瞬间爆炸。

倘若绵线留得过长,引炸得太过缓慢,落地后有可能被熄灭;倘若留得太短,半空中就引炸,威慑力则大大的削弱。

既然选择把火药投放到战争中,它意味着什么,梁萤比任何人都清楚。

她既有一颗大爱的心,盼着管辖地的老百姓能吃饱穿暖。可同时也野心勃勃,为了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可以对敌人毫不手软。

变革总是要流血的。

打压豪绅,屠杀太守府,这些仅仅只是推进体制的开始。

以后她还会面对更多的庞然大物。

如果想要把整个封建制推翻取缔,便意味着她要跟这个王朝的所有世家抗衡。

他们的治国理念、军队和数千年累积起来的封建思想……必须从这些阻碍践踏过去,方才能成就出她的理想国。

而黑火药,便是她撕开整个封建制的一把利剑。

她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推动腐朽世界的变更。

哪怕会满手血腥。

那又如何呢?

在这个吃人的世道里,人命就是那么微不足道。

她要让她的羽翼所到之处,人人有地种,家家有余粮。

要让所到之处,强兵富民,把曾经垄断的学识遍布乡野,就算不要求所有受教的孩子都能做童生秀才,至少要有识字的能力,听得懂律法基础。

为了制造黑火药缔造自己的理想国,梁萤在山里亲自把关。

之前做的瓦罐,头里只装了一斤火药,现在她制定每只木桶里装一斗,也就是十斤。

制作火药的人员都是一群土匪。

这些人从蛮鸾山就跟在身边,比谁都靠得住。

外面进山的路口设了哨卡,但凡有动静,会有官兵通报。

做火药配置的茅屋里禁止火星和铁器等物,赵雉也亲自动手,把木炭捶打成粉末过筛。

先前采买的硝石不够纯,经过熬煮提纯后,梁萤再次按照瓦罐的配比制作。

她跟老妈子似的不停地叮嘱人们小心谨慎,要不然他们这群土匪全都得上天。

在制作的过程中,赵雉得到启发。

以前在战时为了烧毁敌军的粮草营寨,他们会在箭身上捆绑浸染了桐油等易燃之物的麻布,一旦点燃射击出去,便会迅速点燃对方的粮草营帐。

那现在可不可以把火药也弄到箭上起引燃作用呢?

听到他的想法,梁萤赞他是个小聪明。

但是箭杆相对较细,如果要在上面装火药,携带的量并不多。

赵雉开动脑筋,通常箭杆是由木头或细竹制作,倘若在箭杆上捆小竹筒装置的火药筒,点燃绵线后射击出去,哪怕携带的火药再少,它的爆破力都是相当厉害的,引燃粮草或帐篷那些东西已经足够了。

梁萤觉得可以尝试。

人们在把三种粉末配比妥当后倒进石臼里,分次添水拿木棒进行搅拌,不能太稀,也不能太干。

若是搅拌得太稀,晾干水分需要很长时间;若是搅拌得太干,就没法充分让三种不同物质彻底均匀融合。

只有它们相互结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爆炸的效果才是最佳。

梁萤在记忆里搜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