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186)

不过精气神儿是饱满的,不输年轻人有干劲。

梁萤不客气道:“我让李疑多修两座粮仓备着呢。”

胡县令鄙视道:“锅里还没煮熟就瞅着了,像话吗?”

梁萤冷哼,“这年头粮食为贵,今年太守府来收赋税,就别交粮了,给钱银打发,把粮食留着自个儿用。”

胡县令:“你给我交钱银,我给你攒粮。”

梁萤:“就这么说定了。”顿了顿,“你平阴两百兵,跟我们安县的比起来可差远了,要不我什么时候让奉三爷过来给你操练操练?”

胡县令高兴道:“那敢情好,我管饭。”又问,“赵郎君呢?”

梁萤:“他忙着呢,为了养三个县的老百姓,操碎了心。”

胡县令:“……”

梁萤:“前阵子我去松县看过胡宣那小子,确实有几分才干,把松县治理得挺好,就是看着我不大高兴的样子,钱娘子跟我说他曾偷偷哭过几回鼻子,你看离开了爹娘,是不是一下子就长大了?”

提到这茬,胡县令欣慰道:“我与他通过两回书信,确实老成了不少。”

梁萤:“当初我说他行,他就行。”

一老一少走在田埂上畅想未来。

两个有着不同时代背景,不同年龄鸿沟的老少因为心中的共同理想走到了一起。

他们都是心中有大爱,愿意为世间的所有美好去铸造的先驱。

哪怕现在脚下的土地只有那么小小的一片,但终有一天,会把他们的理想遍地开花,吸引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来铸造这场伟大的变革。

从平阴回去后,奉三郎带人过来跟这边的官兵切磋。

松县的张议和程大彪等人也回来了。

梁萤给张议安排了一件比较难搞的差事,让他带几人去把永庆郡内二十个县的所有情况摸排清楚。

各县人口多少,豪绅情况,以及当地治下情况,和矿产等等。

张议非常机灵,一听到这个,就意识到她在布局了。

梁萤叮嘱道:“勿要走漏了风声。”

张议点头,“属下明白。”

梁萤:“沿途顺道给松县骗点人过来落户,就说这边只要来落户,就有田地分。”

张议笑道:“松县人口稀缺,是该哄点人,不过最好还是把流民引进来,省得其他县懊恼抢人。”

梁萤:“我倒不管是什么人,只要是种地的就行了。”

两人细说了许久,张议才离去。

他能写会算,头脑也聪慧,派他出去摸排郡内的各县情况最合适不过。

倘若以后真把永庆郡掌控了,有这些信息,也便于提前处理各县的矛盾,要不然内忧外患,真会扯到蛋。

梁萤背着手站在屋檐下,夏蝉不知什么时候扯开嗓门疯吼。

正午他们用饭时,赵雉忽然从外头归来。

赵老太还以为他会多待些时日,不曾想晚些时候又要外出。

在他收拾东西时,梁萤趴在门口观望,好奇问:“这回是去哪里?”

赵雉倒也没有隐瞒,应道:“寓安。”顿了顿,“那边已经两个月不曾下过雨,旱得要命,安县也得多加注意着些,夏季恐生洪涝。”

梁萤应声晓得,又问:“外头可还太平?”

赵雉:“不太平,寓安那边旱情严重,闹得人心惶惶,我们这是准备过去趁火打劫,捡个便宜。”

梁萤暗搓搓问:“瞅准肥羊了?”

赵雉“嗯”了一声,“一私盐贩子。”

他回来有许多事情要做,把以前那帮土匪召集做足准备后,便在傍晚出行。

临走时那男人占了点小便宜,冲她招手道:“过来。”

梁萤屁颠屁颠跑上前。

赵雉居高临下睇她,一本正经问:“我出去卖身替你养三个县,你是不是得有所表示,说点好听的话哄哄我?”

梁萤立马道:“预祝赵郎君一路顺遂,发大财。”

赵雉:“……”

发个鬼的大财!

他没好气道:“你逼我出去卖身,总得给我点甜头尝尝。”

梁萤困惑问:“比如?”

赵雉:“亲我。”

梁萤:“……”

见她杵着不动,他不高兴道:“你不是胆子挺大的吗?”

梁萤默了默,忸怩地凑上前亲了一下。

哪晓得那男人“哎呀”一声,说被咬了。

梁萤没好气把他打走了。

狗男人,得了便宜还卖乖!

第四十四章

那土匪走了后,梁萤居然产生了养家糊口的错觉。

只不过这个家有点大,三个县。

话说去年安县丰收,衙门里的人成日拜观音,今年也不例外。

赵雉临走时曾说过外头旱情严重,梁萤一直未曾外出,便差人去贾家走了一趟。

没过两天贾丛修回来,同她说起其他郡的情形,确实如赵雉所言那般春旱严重,已经两个月不曾下过雨。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