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亡国公主后(155)

人们你看我,我看你,“原是自己人。”

贾丛修连连点头,“对对对,自己人!自己人!安县来的自己人!”

众人这才散去。

结果没过多时又来了一拨。

贾丛修:“……”

妈的,有完没完!

最终那怂蛋怕自己在平阴出岔子,灰溜溜地出城回安县避难去了。

目前城门尚未完全封闭,可以进出,只是查得较严。

贾丛修屁颠屁颠滚回自己老家后,他跟夫人金氏提起现在平阴城里的情形,那叫一个激动,活像自己去打豪绅一样,声情并茂。

金氏嫌弃道:“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活像咱们贾家就没被打过似的。”

贾丛修噎了噎,“我看热闹不行?”又嘴硬道,“公家从我身上薅羊毛,我又从公家身上薅回来,两不相欠。”

金氏被气笑了,“合着你还嘚瑟了。”

贾丛修庆幸道:“幸好平阴没有咱们的田产,要不然又充公,我可得肉疼死。”

金氏:“说得也是,隔壁郡的田产他们总不至于打过去给充公了。”

贾丛修精明道:“这年头,还是田产保值,以后挣钱了得多多益善。”

金氏点头,“咱们不在永庆郡里购置就行了,去其他郡买,就不信其他郡也会被充公。”

夫妻俩对田产非常执着,他们的共同目标是遍地都有贾家的田产,反正现在公家的钱好挣。

平阴混乱的消息很快就传到安县这边来了,人们听说那边也要搞土地下放,全都激动坏了。

这不,先前倒插门或嫁过来的人们听说娘家也要分土地了,个个都兴奋不已。

他们这些人虽然下户过来,但家里头还有亲人,只要能把土地打下来,那夫家娘家都有地种。

于是下户过来的平阴人纷纷组团一起回去帮助家人们打豪绅。

一夕之间,平阴又陆续涌进来不少人助威。

这边只有两百兵,维持不了遍地开花的秩序,赵雉又调遣了两百兵过来,以防生乱。

那余家是个刺头,余大郎仗着有私兵护佑,趾高气扬,就不信这群手无寸铁的老百姓能把他的田产夺了。

官兵挡在中间,以防私兵跟老百姓直接发生肢体碰撞引发血案。

外头的佃农也不是怕事的,指着他家大骂,骂他老子是贪官,挣下来的千多亩田地全是在做县令期间捞的,狠该严查贪官污吏。

余大郎被气的不轻,跳脚道:“我放你娘的屁!你们这些狗日的杂碎,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若不是我们余家有田地给你们种,统统都喝西北风去!”

“你骂谁是杂碎?!若不是我们这些佃农种田养余家,你们这些孙子早就饿死了!”

“对啊,我们一年忙到头交七成租子给余家,你还不用上公粮,我们凭什么要养你们这群贪官污吏!凭什么!”

“给我吐出来!吃进肚里的都给我吐出来!”

“还他娘的敢养私兵,你们余家一白丁,哪来的胆子敢养私兵?!”

众人在余家外头叫骂得凶悍,横挡在中间的官兵们饱受摧残。

私兵同样如此。

余家院子里的人们个个都不得安宁,现在外头堵了一大堆人,根本就没法出去。

余二爷意识到这样不是个法子,必须搬救兵。

余家到底在官场上混过,人脉还是有的,写下一封告密函由私兵投送出去,递到太守府,搬朝廷的救兵来整治这些混账的老百姓。

一旦捅到太守府去,派下兵来,再大的乱子都会平息,只怕胡县令的乌纱都不保。

似早就料到余家会送信出去搬救兵,那封告密函被城门口的官兵阻截回来,他们将其送到胡县令手里。

胡县令看过后顿时手抖,他心中忐忑,把信函拿给梁萤看。

梁萤看过后,又原封不动将其装好,递给胡宣道:“就当没这回事发生,让那私兵送出去吧。”

胡县令怂了,着急道:“且慢!”

梁萤收回视线。

胡县令连声音都有些抖了,“这么大的乱子,倘若太守府发兵过来,又当如何?”

梁萤失笑,安抚道:“当初我们这帮土匪进安县把县令给杀了,这么大的事太守府都没发兵下来,平阴不过几个乡绅求救,你这县令还在呢,他们就轻易发兵下来了?”

胡县令愣住。

梁萤:“你老人家且宽心,在当地县令还在时,他们不会匆匆忙忙发兵下来,只会差人来看情形,再做决断。”顿了顿,“倘若这封求救密函是你胡县令交上去的,他们只怕才会引起重视。”

这话很有一番道理,又好像没有道理。

赵雉提醒她道:“当初太守府没有发兵,是因为在跟隔壁郡狗咬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