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在“皇后搬了个小凳子对着湖发呆三个时辰,属下等皇后去用膳时前去查看,湖中并无特别之处”顿住,李乐童想,这就是褚寒今日没来找他的原因了?
对着湖发呆做什么?
莫非想吃鱼?
李乐童猜不到,也不会去问,褚寒不来找他,是好事,省了他不少时间。他下月要微服出宫,很忙,看褚寒的行踪,只是多日的例行公事,就跟看奏折一样,他每天都会看,以防褚寒有什么动静。
“让御膳房做条鱼添进皇后明日的午膳中,退下吧。”
“是,皇上。”
李乐童本以为褚寒只是一时兴起,不会老实太久,没想到一连好几天,褚寒都没来御书房找他,也没让人传纸条给他。
两人仅有的几次见面,还是李乐童去的长乐宫,陪他用膳。
用膳时褚寒也心不在焉的,频频望向窗外,不知看向哪里。
李乐童觉得不对了。
有异样。
他回到御书房,找出褚寒第一天不对劲的日记,从头翻看,龙案上,一摞摞的奏折还摆得整整齐齐,李乐童却看也未看。
自登基前就勤勉至今的清正帝,这是第一次在御书房,在没有批阅的奏折前,看起别的“不要紧”的事。
常公公弯着眼直笑,很想调侃一下皇上,但又怕自己说不好,反而扯皇后娘娘后腿。
李乐童看了他一眼,不知怎么看出了他的内心想法,淡淡地解释了句,“朕怕皇后给朕惹麻烦。”
他还是警惕着他的。
常公公连连点头,是是是,若您心里没鬼,又怎么会知道老奴在想什么呢?还要欲盖弥彰的解释一句。
常公公笑得很开怀。
李乐童不再理他,专心看起日记来。
与静妃的对话再看一遍也还是没有问题……李乐童正要翻页,外面响起有些慌张的通报声,“奴婢是长乐宫的大宫女美香,求见皇上!”
李乐童放下了那页就要翻过的纸,轻飘飘的,后面影卫那行“娘娘离开静仙宫,边走边哭,神情落寞”,也缓缓落下了。
“让她进来。”李乐童道。
美香走进来后就重重跪在了地上,慌得快哭出来,“皇上,娘娘落水了!”她还未说明事情前因后果,就见方才还端坐在龙案后的皇上已经满面冷霜地站起来,快步越过她离开了。
常公公在后面紧紧跟着,声音也慌得尖起来,“好好的怎么落水了?!虽然天热了,可落水也是会要人命的啊!”
美香赶紧擦擦泪跟上了,在路上把事情跟皇上说了,“娘娘这几日就很奇怪,时常看着外面的湖,有时伤心,有时开心,奴婢们都很害怕,想尽办法哄娘娘开心,可娘娘根本不理我们,他就看着湖,今日、今日,娘娘忽然很开心地叫了一声,就冲出内殿,等奴婢们赶到,娘娘已经跳进湖里了!”
李乐童的心有些发紧,他素来冷淡的脸露出怒意,冷冷一瞥美香,“皇后有异样,怎么不来告诉朕?”
说完看也不看美香,更快地走去长乐宫。
他昨日才与褚寒用过午膳,怎么今日他就跳湖了?!
那日在静仙宫,难道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
褚寒只是疯,只是把别人的记忆,当成了自己的,可并不傻,他为什么好好的,想不开去跳湖了?
最重要的是,这么多天了,他竟然没有丝毫发觉。
明明,明明他知道他不对劲的。
李乐童太急了,他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紧张的有些过头了,他本就不信任褚寒,准备把褚寒关入冷宫,褚寒要是跳湖自尽了,他该高兴的,不是吗?
他为什么在这三伏天里,浑身冰冷。
可能是因为皇后自尽死了,传出去百姓会以为是他杀的,失了民心吧。
李乐童终于走到了长乐宫,看见了他曾经还算喜欢的那片湖,此时湖边围满了宫人,他们都在喊着皇后。
有几个擅水的侍卫跳下水,但都没找到皇后,湖里的荷叶太多了。
李乐童走到湖边,手指冷的不会动,平时看着美丽的湖水,此时成了吃人的猛兽,平静无波的水面,也好似一张血盆大口。
李乐童一眨不眨地看着湖面,呼吸有点困难。
早知褚寒会犯病,他还不如一早就把他关进冷宫。
江太医也被宫人们簇拥着紧赶紧慢地跑过来了,气都没喘匀就道:“皇后呢?”
无人回应。
江太医看了眼湖水,胸口一窒,这么长时间了!还没找到皇后,八成凶多吉少了!完了,皇上肯定要追他的责了,可他也不知,皇后的疯病,会跳湖自尽啊!难道是有人刺激了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