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拿手轻轻点了点面前那一大片的高粱地告诉叶霜说,这里的这些高粱说不定明年便都换成茶叶了。
叶霜听着没有说话,她一边走一边看那些过于茂盛的高粱穗,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大正常。因为上一世叶霜在王家做儿媳妇,曾经替王希禹管理过一个高粱庄子,对高粱这种东西还算比较熟悉。
她随手折断了一颗高粱的根茎查看,果然在根茎的破口处看见了细小的蚜虫。
“齐表哥,你看这些高粱长虫了。”叶霜叫住了徐修齐。
徐修齐也看见了,他告诉叶霜说不要紧的,之前管事也发现了,配了点啥杀虫的粉撒在了地里,但收效甚微。好在虫害并不严重,今年高粱长这么好,没多久就要收,就算有点轻微的虫害,依然会丰收的。再说这庄子明年就要改种茶叶了,有虫就有虫吧!
叶霜听了摇摇头,她不赞成徐修齐的说法。看着眼前高粱地里翻滚的红浪,叶霜脸上的表情有些凝重。
徐修齐并不喜欢种高粱,他不想跟叶霜讨论这个话题,只拉起叶霜的手,催她赶快跟自己进庄去吃饭。
叶霜无奈,只能依言随着徐修齐离开……
……
庄子里的管事是一个有着古铜色面庞的中年男人,为徐修齐和叶霜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八珍鸡脯、酒糟鸭、烧松针鱼……样样俱全,当然,还少不了他祖传拿手的烧酒。
叶霜喝了一口徐修齐引以为豪的烧酒,入口酱香纯正,甘绵醇厚,果然很不错!
叶霜喝一口酒便放下了酒杯,抿着嘴回味口中甘甜。她问徐修齐,今年是第几年丰年了?
徐修齐不懂叶霜为什么问这个,回答她,从前年开始就风调雨顺的,到现在已经是第三个年头了。
叶霜点了点头,她劝徐修齐赶紧去大量收购高粱,如果地里的高粱能收也尽快收了,再晚只怕来不及了。
徐修齐不解,问叶霜,现在高粱市场不景气,大家都在把库存的高粱倾囊出售,生怕高粱烂在手里,处理不了了,你怎么偏偏反其道而行之?
叶霜摇摇头,反问徐修齐,刚才我给你看过的蚜虫你还记得吧?
徐修齐点点头说,记得啊。
“那就对了,齐表哥信我的,因为这些蚜虫,今年必将是荒年,我们应该早做准备!”叶霜斩钉截铁地说。
……
叶霜给徐修齐的建议,徐修齐虽然感觉有点荒唐,但因为是叶霜要求他做的,徐修齐最后也依言做了。
不为别的,就因为这话是叶霜说的。
徐修齐没有掌管家里的营商,他手上能动用的钱和物其实并不多。为了能按照叶霜说的那样能买到足够多的高粱,徐修齐甚至开动脑筋到徐之桥跟前去骗了几百两银,再东拼西凑集齐差不多八百两银,用极低的价格买来千担高粱,囤积在江宁城外的农庄里。
农庄的管事看见徐修齐运回来这么多高粱都惊呆了,毕竟庄子里栽种的高粱就已经够多了,他们又不是酒庄,实在消化不了这么多高粱。
管事小心翼翼地询问徐修齐,小少爷买这么多高粱回来做什么?可是大老爷的意思?
徐修齐摇摇头告诉管事:他买这些高粱是准备囤到灾荒时候高价出手的,这些都是霜姑娘的意思。
管事听了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今年没涝又没旱,就算有点虫害,但地里的高粱马上就收了,好好的丰年,怎么到徐修齐嘴里就变灾年了?
关键这还是三房霜小姐的意思,可这个农庄不是大老爷徐之桥的吗?
管事心疼不已,当下就劝说徐修齐是不是再稍微斟酌斟酌,毕竟这么大笔钱,白白这么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可徐修齐怎么可能去听管事的话?他坚持要留下这批高粱,甚至告诉管事,就算最后亏,他徐修齐也认了,只要霜表妹开心就好。
面对如此荒唐的理由,管事无奈了,只能让步,他告诉徐修齐,如果到年底了这些高粱还没有卖出去,他会尽量把庄子里的酒窖扩容,把这些多余的高粱,统统做成酒。
徐修齐听了只是笑,没说好也没说不好。
见自家公子这般不靠谱,再优秀的管事也只能望天喊娘。管事不再劝了,暗叹一口气,转身离开。
要说这徐修齐大手笔拿全部家当买这么多高粱,他真的没有犹豫过吗?毕竟是千担高粱,八百两银呢!
他当然犹豫过。
只是叶霜那么笃定,徐修齐对叶霜的能力是充分信任的。虽然徐家人对叶霜的“混”与“横”看见得更多,但徐修齐就是知道,叶霜是顶聪明的。
第26章 知着
叶霜重生,眼光自然不同于世人。就在前一世,叶惟昭至徐府,入军营后不久,江宁便迎来了一个百年难遇的灾年。一种罕见的虫害肆虐宁水河流域,整个宁水河流域粮食欠收,尤其水稻与高粱,出现了严重的空穗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