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徐菁菁拿手肘碰了碰叶霜发话了,“霜姐姐没去过京城吗?京中很多这样的公公,有老有少,有的年轻公公生得比女人还美!”
听完徐菁菁的话,叶霜惊呆了,为兄妹们的见识所折服,她从来没有见过生得比女人还美的公公。兄弟姐妹们都去过京城,只有叶霜一辈子都呆在这江宁。
“京城很大,很漂亮,比江宁城大多了。”徐菁菁热情洋溢地对叶霜讲述她曾经在京城里的见闻:
“京城里有一条走马大街,是朝官们上朝的必经之路,朝廷里很多的大员都住这条街上。每天天不见亮,皇城里打钟的时候,走马大街上的这些官员们就该上朝了,各家的仆人们便都忙活起来,寅时不到,那些住得远的官员就该上路了。他们坐着高头大马,或五辐的大车穿过走马大街,那街很宽,有咱们江宁北楼大街两条那么宽,并排可行六架大马车,都被上朝的官员们给堵得满满的……”
叶霜静静地听,神魂跟随徐菁菁的描述飞向了那个她从来没有去过的大城市……直到上首的那位太监一声长吆吆的咋呼:“宁州通判叶济康接旨——!”
叶霜被咋呼得一激灵,反应过来这是父亲叶济康也有份了。
叶霜跪在地上静静地听大太监宣读圣旨,原来皇帝还赏赐了叶济康,赏他两箱珠宝,并召叶济康上京面圣。
两箱珠宝不算得什么赏赐,但“上京面圣”这一条,就已经足够了。
叶霜很敏锐地察觉到了什么,她抬头看跪在最前方的祖母,果然听1到此条旨意后,老太太脸上的表情个中复杂一言难尽,唯独没有愉悦。
……
上一世,一直到叶霜死,叶济康都没能够获得进京的机会。叶霜死后,叶济康凭借叶惟昭殿前指挥使的身份,才进京任了翰林院侍读学士。
可是在今世,因为叶霜出头替叶惟昭出的那一招妙计,明显引起了丹殿上那位爷的重视——
一计便能平天下的能人不多了,皇帝想要亲眼看一看,这位不费一兵一卒,就替他挽救了千万苍生于水火之中的能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其实叶霜能想出那招计策并非她读书破了万卷,自有成竹在胸。虽然叶霜念书还不错,但肯定不能到女诸葛的水平。
只是因为叶霜多活了一世,眼界自然比旁人宽,再加上她过去的夫家王家就是做生意的,叶霜嫁过去做主母,手头也拿过几桩生意,有一些实际操作的经验。
于是乎就这样,相当的学识再加上熟练的行商操作经验,叶霜能想出那先扬后抑之计,也绝非偶然。
众人皆知,皇帝想要见的是那位出抑价良策的人。现在诏书送给了叶济康,就看叶济康是准备自己去,还是带叶霜一起去了。
几乎不用考虑的——
叶济康当然是自己去。
叶霜不可能获得进京的机会,这不仅仅是叶济康一个人的选择,更是徐家老祖宗代表整个徐氏家族做出来的决定。
没有花太多的时间,徐家老祖宗召集三房的老爷们,就关起门来做出了这个决定。
叶霜坐在门外,看自己的两个舅舅一脸木然地甩着袖子离开。
直到叶济康走到叶霜的面前,他和蔼可亲地对叶霜说,“是老祖宗和你两个舅舅的意思,此次上京面圣,霜儿你就不去了……”
之后叶济康还说了什么叶霜就没听清楚了。说叶霜不失望是不可能的,她从来没有去过京城,那个传说中最繁华的城市,难得有这样好的一个机会,叶霜还是很想去看一看,玩一玩的。
脑袋里翻来覆去地都是失望,直到叶济康开始对叶霜行礼,说要告辞,叶霜这才猛地回过神来,发现叶济康已经说完话了。
“霜儿且留步,为父就先走了,因为明天要出发,为父先回房去收拾行李,霜儿你就在家陪你母亲吧!”叶济康客客气气地对叶霜这样说。
叶霜看见了叶济康嘴角失控的笑意,里面有类似金榜题名后的喜悦,有春风得意马蹄疾的风发意气,甚至还有甩脱累赘后的迫不及待,与志得意满……
叶霜暗叹一口气,总归她还是被留下来了,叶济康这回上京可是要出尽风头了。
心底里有一股酸溜溜的劲儿,叶霜第一次发现,自己居然也会嫉妒自己的父亲?
就连叶霜都觉得自己这样的情绪来得可真是可笑!自己只是一个女人,不入仕也不办差的,更不可能指望叶霜自己去升官发财。
叶济康能够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正是叶霜所在的徐家给他带来的。只要叶济康能记得这份恩,不要被京城里的花花世界迷了眼,好好留在徐家当女婿,敬重叶霜的亲娘,与徐三娘恩爱白头,当女儿的就应该替他们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