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三娘点点头,说,“是的,立夏过后就应该给她行及笄礼了,只最近状况频出,女儿还没来得及给她张罗这事。”
老祖宗点点头,说了一声“好”,但老祖宗说这话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醒徐三娘叶霜及笄了,她想说的其实是另一件事。
“及笄礼按规矩办就是了,更重要的是,你应该给她张罗个婆家了。”老祖宗说。
今天叶霜才刚回家,徐老太太就跟徐三娘说这事,粗看起来叶霜找婆家这事哪里比得上其他事,而老太太现在提及此事其实是有另一层原因在的:
叶霜回家时候,她身上那件扶桑人的袍子深深刺痛了老祖宗的眼睛,担忧就在那一瞬间代替了她初见孙女时的喜悦。
喜悦被涤荡一空,现在的老祖宗反而很担心,她担心叶霜在扶桑人那里发生了什么,也担心叶霜被掳这件事被人恶意传了出去,影响叶霜的声誉,最最让人担心的便是,这会影响叶霜找婆家。
“霜儿不小了,你这个当娘的不能再浑浑噩噩地过日子,赶快行动起来!给霜儿相看个好人家,最好来年春天就可以嫁出去。”反正徐老太太就是这样想的,趁着传言没有发酵,赶快把叶霜嫁出去,就不会再有那样的担忧了。
徐三娘有些无语,老祖宗急成这样,是把她和叶霜当什么了?
老祖宗的担忧,徐三娘能理解。但三娘与老太太的思想不一样,她认为以徐家的体量,就算叶霜被掳这件事传出去了,也没有人敢因为这事瞧不起叶霜!
徐三娘就是有这样的自信!
但可惜的是徐老太太没有。
徐菁菁安心为徐老太太按着背,她还小,体会不到大人们言语背后的忧思。徐菁菁只是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尹禾,并暗暗为尹禾感到惋惜。
徐老太太问,“通判大人呢?”到现在人都走光了,老太太才总算想起来自己还有一个女婿。
徐三娘回答说:“听管家通传的是,通判大人在军营的,程将军安排了大夫在帮叶惟昭治伤。”
听见叶惟昭的名字,徐菁菁兴奋地竖起了耳朵。
当得知叶惟昭正在军营里治伤,老太太忍不住叹了一口气:“虽说叶通判办事不怎么样,但叶惟昭还是很尽力了……”
说话间老太太又顿了顿,“何止尽力,那是凭一己之力扭转了局面,三娘你还是要看见他的好。”
三娘听了没说话,半晌才憋出来一句,“看得见看不见又何妨?他人好不好与我无关。”
老祖宗被堵得一噎,念及有小辈在,不好说什么,老太太终是叹了一口气,絮叨了一句:
“三娘啊!有时候你总是过于自负,看不见问题的根本,夫妻是夫妻,真正可靠的夫妻关系,又怎能为外力所能左右的?恨与偏见不能解决问题,反倒可能对原本稳固的夫妻关系,带来损害。”
第49章 迂回
三娘离开后,屋子里就还剩徐菁菁了,徐菁菁问老祖宗,叶惟昭伤得重吗?
老祖宗摇摇头说,现在还不知道确切消息,管家已经安排人跟去军营了,只听说他流了很多血,一直昏迷不醒,现在叶通判也没回来。
徐菁菁听了,脸上露出难过的表情,她始终记得自己落水那次,要不是叶霜逼他,叶惟昭是不准备出手的。可这次叶霜被掳,他便救了。
徐菁菁问老祖宗,为什么小姑姑不喜欢叶惟昭?
听见这话,徐老太太有些不悦。若是搁旁人,她一定直接甩脸子了,可对方是徐菁菁,老太太想了想,便对徐菁菁说,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小姑姑是三房的长辈,你当侄女的,不可以多嘴。
徐菁菁神色微变,知道自己说错话了,急忙对老祖宗道歉,说自己也是急了,才出言不逊,从感情上讲,她肯定是站姑姑这一边的。
徐老太太沉着脸,浅浅地点了点头,她问徐菁菁累了没有?
徐菁菁听见这话忍不住一凛,哪敢说累,这句话接下来不就应该赶她走了么?便急忙回答说不累,老祖宗最近辛苦了,做孙女的就应该多尽点孝。
徐菁菁干活干得卖力,老太太很是受用。老人家很敏感,感受得到自己这个孙女如此谨言小意地讨好自己,便不好再斥责,只能任由徐菁菁赖在自己身边不走。
不多时,管家急匆匆地跑过来了,他告诉徐老太太,说军营里传来消息,大公子刚刚醒,血已经止住了,程将军身边那个顶有名的老大夫开好了方子,叶通判已经安排人去熬药了。
听见说叶惟昭醒了,老祖宗点点头,便也放下心来。此时一直正忙活的徐菁菁又发声了,她问老祖宗,三姑爷要把叶惟昭带回家养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