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璋心中一动,面上却笑道:“是么。可你却是头一个和我说这话的人。”
孔四贞轻声道:“因为没有人舍得同娘娘说这样的话。生怕说破了,娘娘就要走了。我是一时感慨,情难自禁,便是想要与娘娘说说心里话的。如今说了,又忍不住要后悔。怕是自己泄露了天机。”
孔四贞目中含了几许荧光,“我说了这话,娘娘不会就要翩然离去吧?”
哪怕是说这样的话,这位几可称王的女将军,面上的坚毅也不过只是松动了几分,可她难得柔软下来的情绪,却叫含璋捕捉了个正着。
含璋冁然一笑:“你放心。我没有那么神奇的。不会乘风归去的。”
她叫孔四贞这几句话说的动了心思。
孔四贞与她见面少,写信多。不过几面,加上思想上的交流便有这样深切的想法。
那她身边的人,尤其是福临,几乎是朝夕相处的,他们在一起无话不谈,那福临会有这样的感受吗?
福临很少说这个,更没有说的孔四贞这么直白。
那福临会不会也是如孔四贞这样想的呢?
第91章 奢求
那还是早几年的时候, 两个人成婚不久,头一回去南海子摘荷花。
就他们两个人在那池塘里,福临亲自下水给她摘荷花, 含璋坐在小船上陪着他, 看着他。
她那天穿的衣裳戴的首饰都是福临选定的。含璋自己能记一辈子的。
也是在那次, 她和福临说,总有一日他能一统大清, 也迟早有一日, 他能去看一看真正的江南。
那个时候,含璋以为他们大概一辈子都不可能去的。或者可能是需要很多年很多年才会去。
毕竟南巡这个事,就没有发生在福临身上过。可后来, 很多很多的事情都不一样了,福临甚至带着她去了一趟盛京,还有科尔沁。
她就在想,或许福临还真的能去南巡呢。
福临承诺她的, 竟没有太久就实现了。
顺治十六年, 皇上南巡。皇太后没有跟着去, 后宫嫔妃也都在宫中老老实实的待着,头一回南巡, 皇上将皇子公主们都带上了,还有宝日乐格格, 还有亲王贝勒们。
简亲王济度因为福晋生子要留京休养,皇上命济度留在京中镇守。
倒是把安亲王给带走了。
半年光阴, 江南这边整个就不一样了。从前还真是不大安稳的。
董鄂氏的书信中, 曾将后来经过的许多事情都写明了。她毕竟是那个时候的皇贵妃, 能知道很多的事情。
郑氏后来果然和朝廷谈不拢,朝廷没有退让, 郑氏也没有归顺,后来郑氏进兵了,陷落许多州县,消息传到京中,那个福临竟一瞬惧怕到要回关外去。
这其实倒也不是福临真的胆子那样小。
是郑氏打着的旗号太吓人了。也是因为江南士心丢了大半的缘故,面上看着,就都像是要反了似的,可实际上呢,许多州县是表面上降了郑氏,但是私底下都在想办法和朝廷联系,想着朝廷援兵到来时,和援兵里应外合将郑氏打倒的。
后来被人一刺激,福临又说要亲征。
当时看见这一段时,福临便说,那个‘混账’怕是身体真的不成了,所以才会一下一个主意,这是怕自己撑不住了,所以想要保全,也想要彻底的解决问题。
不过,事儿是那个时候的事儿,与如今是大不一样了。暗地里准备搞事的人,因为福临在头发禁令上的逐渐放宽,江南百姓们的欢欣鼓舞,士心竟回了朝廷这边。
郑氏蠢蠢欲动都是没用的。
这边有孔四贞和施琅在,安亲王护驾,这一路从京城下来,停留了几个省份,竟都是很好的。
含璋只在京中待着过,甚至连京城的街头都没有怎么逛过,去的也多是行宫南苑这样的地方,倒是甚少瞧见百姓们的生活和状态。
此一番南巡跟着看了看,比她预想中的要好了许多。
福临与她坦言,说若非是她,百姓们的日子不会这样好的。因为有她,影响和改变了福临的心境,这样的影响与改变反应到朝廷和地方上,就可以看到巨大的回馈了。
若是没有含璋,原来的日子,实际上都要严峻许多的,没有这样的自由,也没有这样的放松与惬意。
含璋还只当福临是哄着她才这么说,就为了让她高兴的。
毕竟,她好像没有做太多的事情呀。
可等他们到了南京,去祭拜明孝陵里的朱元璋的时候。
含璋就直观的感受到了这一切。
百姓们的脸上都带着笑,山呼万岁的声音很大,恭祝皇后娘娘万寿无疆的贺声竟也很大。
这样喊原本是不合规矩的,皇后该是千岁千千岁,可福临喜欢听,觉得这样呼喊很好,就保留下来了,百姓们是发自内心的声音,想要喊给皇后娘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