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66)

作者:银河灿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回到家,陈志生在灶屋烧火,陈兰君与小妹帮着郑梅料理杀猪菜,把猪大肠猪小肠什么的用旧牙刷洗刷干净。

干活的时候,陈兰君说了方才分猪肉的事:“那副大队长和我们家是有过节吗?”

“他?你别理他。”郑梅嗤之以鼻,“本事没有,脾气却大。”

原来上面下了通知,等到年过完,乡村基层的组织会迎来改革,公社和大队都换了名字,成了镇政府和村委会。

组织架构换了,干部班子也是跟着一换。正巧本大队的大队长要退休了,于是空出的领导位置就被盯上了。

那个副大队长资历老,又和大队长是堂兄弟关系,因此总自诩为下一任大队长。

结果冷不丁杀出一个郑梅,原本名声就不错,村家具厂办好之后,更是赢得了大家的一致赞扬,这就让那副大队长患上红眼病了。

“这么说,妈妈要升官了?”陈兰君打趣道。

“什么官啊,笑死人了。”郑梅笑,“不过要是能成,以后做事更方便些。”

说说笑笑间,饭菜做好了。

主菜是一大盆杀猪菜汤,猪肠、猪肝、猪腰等切片斩断,瘦肉切成沫,再加上凝固好的新鲜的猪红一起煮,稍稍放点盐,滋味就很好了。

除夕那天,除了杀猪菜,还有年糕。是村里这季新收获的稻米打成的,清清甜甜,用猪油煎至表皮起泡,又酥又有嚼劲。

吃过年夜饭,大家坐在一处休息,小妹拿着鞭炮在庭前放。

陈兰君放了一两个,就坐着看小妹放。坐久了,觉得有点点单调,她说:“要是有电视,放春晚当背景音也热闹。”

“什么春晚?”

哦,她忘了,第一届春晚还要过三年才有呢。

不过纵使有了春晚,这边的人也不大爱看,顶多放着当个背景音,最要紧的事情是打牌,麻将、扑克,都打。

怕打扰陈兰君学习,郑梅这个年节都没怎么出去拜年,就是上门的客,也只是说说笑笑,陪着略坐一会儿,绝不打牌。

陈兰君乐得个清净,伴着鞭炮声,整日坐在房间里温书。

“兰君,你朋友来了。”

“哎,来了。”陈兰君放下书往外走,有点疑惑。寻常亲戚来郑梅是不会特意喊她的,也不知来得是谁。

出门一看,堂屋里,一个小姑娘正给郑梅戴围巾:“阿姨戴这个颜色正好。”

不是阿晶还是谁?

阿晶是过来拜年的,带了许多自己家做的东西,硬要陈兰君收下。

“一定要收的,你帮我这么大的忙,要是连这点礼都不收,回去了我奶奶肯定骂我。”阿晶很坚持。

陈兰君只得收下:“可以啊,你现在气势都变了。”

她将阿晶领到自己房间,关上门,低声问:“你现在还有去做生意吗?”

阿晶点点头:“有。现在好一点了。”

也许是因为到了年关的缘故,屡禁不止的农村集市又热闹起来了。出于多种因素的考虑,上面选择睁一只闭一只眼,阿晶就抓住了这个空档,织了些应时景的大红围巾手套,跑到一个一个集市上去买。

陈兰君听了高兴:“这样的话,你可以不用为钱烦心了。要不,下学期回来上学?”

阿晶摇摇头,表情有些为难。

犹豫了片刻,她说:“兰姐,其实我有点想带奶奶离开这里。我姑姑听说了我和奶奶的事后,写了封信来,把我爸骂了一顿,又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带着奶奶去投奔她。”

“也是个思路,”陈兰君说,“你爸爸不说打骂,肯定没什么好脸色给你们看。是有什么担心的吗?”

阿晶叹了口气:“是,姑姑家条件也不太好,她是嫁到南边的一个小渔村去了。”

陈兰君挑了挑眉:“什么小渔村?”

“好像是在一个叫……叫,”阿晶想了想,说,“叫葆安的县,听说比我们县还要穷呢。”

第33章

这个地名, 可谓是如雷贯耳。

十多年之后,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将会火遍大江南北。“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 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

这个圈,就是葆安。

虽然在阿晶的印象里这地方还是县, 但人家现在已经光荣升级,成为“市”了, 鹏程市。此后的年份, 这座城就真如大鹏展翅一般扶摇直上。

陈兰君伸出双手,将阿晶的手握住,诚恳万分地说:“去,一定要去。”

最好是能把户口之类的也落过去!弄块地, 十多年后, 就能荣升为包租婆包租公,腰间挂着一大串听令哐当的钥匙, 穿着夹板鞋,一身T恤,穿梭在城中村里去吃烧鸭饭。

这样热切的态度, 令阿晶一愣, “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