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64)

作者:银河灿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哎,放心,我们很安静的。”陈兰君说。

显然今天医生的心情很不错,一直笑眯眯的。

陈兰君问:“是有什么喜事吗?”

“还真有,”医生笑着说,“有个大善人给医院捐款呢,我们可以买些先进的设备,啊,对了。”

她转头与阿晶说,“有一种仪器,对你奶奶原先的病很有效,到时候可以试试。”

阿晶大喜过望:“真的,那可太好了!”

她去握奶奶的手:“奶奶,你听见了,可要好好配合治疗呀。你要长命百岁的陪着我呢。”

阿晶奶奶笑一笑:“长命百岁,那成妖怪了。”

“妖怪也没关系。只要你在,我就心安。”阿晶说。

瞧着医生离开了,阿晶奶奶双手合十,对陈兰君几个拜一拜:“我都听阿晶说了。谢谢你们,谢谢。”

陈兰君几人哪里受得起,连忙站起来,说:“都是同学,互相帮助。”

探望过阿晶和阿晶奶奶,几人分道扬镳,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回到家,就有热气腾腾的饭菜等着她。

郑梅将一碗香喷喷冬笋炒腊肉端上桌,说:“你们爸爸特意去山上挖的笋,可得多吃点。”

陈兰君和小妹十分捧场,第一筷子就伸向了那碗冬笋炒腊肉。

冬笋这种季节性食物,陈兰君好久没吃到了。玉色的笋,带着竹本植物特有的清香,切成小段之后,与腊肉用猪油同炒,香的很清新,一点腻味都没有。

“真的好吃。”陈兰君捧着碗,笑着说,“爸妈,你们赶紧夹点放碗里,不然没有了。”

郑梅才吃了两筷子,就有人找上门:

“郑主任,厂里吵起来了!你快去看看吧?”

“怎么回事?”郑梅把碗放下,就要起身。

陈兰君赶忙扒了几口饭,含糊不清地说:“妈,你等下,我跟你一起去。”

“你去干什么?那里空气不好。”

“去看热闹。”

村里这个家具厂,是真的办起来了。厂房最后定在村西头的几间房,怕房间不够,又组织队员用铁皮搭了一个很大的棚子。

一些容易产生木屑的活,就在棚子干。

厂里的员工都是村民,清晨起来先给自家的菜地浇水,然后到水塘边洗干净脚上的泥,去厂子里做事,到傍晚下工,趁着还有些光亮的时候,再侍弄一下田地,一天天的可有得忙。

陈兰君跟在郑梅身后,匆匆赶到现场,那边已经吵得脸红脖子粗,就要动手了。

“都干什么?干什么!别吵了!”郑梅吼了一声,瞬间安静。

哇,妈妈的威信还是很高的嘛。

陈兰君在郑梅身后悄悄竖了个大拇指。

被女儿表扬,郑梅脸上不屑,但腰杆子挺得越发笔直了些,说:“给我讲讲,到底是怎么回事?”

最开始,吵架的是一个男社员和一个女社员,起因是工分。

新的工分统计出来,女社员不太高兴,嘟囔了一句:“他做的凳子比我少呢,工分还比我多。”

男社员面子挂不住,生气说:“你那只眼睛看见了?啊!你们女的能干什么活?工分少是应该的。”

这一下,就吵起来了。

虽说解放之后,国家倡导男女共同劳动,同计工分。但在很多地方的实际操作中,男人和女人的工分差别是很大的。像陈兰君家所在的大队,倘若男的出工一天,计5分,那么女的再勤劳,顶天了也就3分。

现在村里这个家具厂,也是采用记工分,最后算出利润,统一发工资的形式。既然都是记工分,以前的习惯也就保留了下来。

但是种地和做工,其实还是有差别的。种地需要劳力,力气大小很重要,但是现在村里这个家具厂,生产的都是板凳之类的小件,依着最后的成果来看,差别并不是很大。

因此矛盾就产生了。

天色已晚,郑梅将双方都说了一顿,便叫众人散了。

回去的路上,陈兰君向她提议:“要么,我们改一改,以做出成品的数量为依据定工分?”

郑梅想了想,说:“这倒也公平,我之后和大家说说,看能不能商量出个新章程。”

在家中休息了两天,该返校了。

陈兰君和曹红药各自骑一辆自行车,往学校去,路宽的时候,就并排走。

“这下好啦,你也可以放心了。”曹红药说,“兰姐,如今你可以把心思完全放在学习上。上一段时间你忙这个,忙那个。都没时间好好静下心来读书,结果这次成绩只考了个第五。”

这话倒是真的,前一段时间陈兰君确实疏于学习。

她并不否认这一点,说:“嗯,我明白的。”

“加油!最后也就这几个月了。辛苦一点。我们考上个好大学,就可以稍稍放松一下了。对了,你是想考哪个学校?”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