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252)

作者:银河灿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为了避嫌,并没有加上“资本”或者“投资”两个字。只是注册之时,恰逢魔都几家大型国企发行股票,海内外报纸都认为发行股票的举动代表华国对于金融持欢迎态度。

兰生公司的第一笔投资,在第二年开春,便三倍收回成本。

魏同学的汉字处理系统一经面世,陈兰君便出资在各大报纸上刊登广告,四个月之内,订单额达到百万之巨。

之后,陈兰君如法炮制,以鹏大老师的身份,关怀想创业的、有前途的学生,人送外号“散财娘子”。

她散财,一向散得有章法,自己圈定了一批未来的大佬,给钱给思路。同时也让兰生公司的员工自行投资。

开玩笑,这几位员工,可是她大江南北地跑才好不容易争来的大学生。

去大学分配办公室要人的时候,对方看她跟看外星人一样,就算兰生公司的母公司正梅集团风头正劲,可说破天还是一个私人企业,一个私人企业要招聘大学生?听起来还是难以理解。

但重赏之下必有勇者,陈兰君开出的薪水之丰厚,还是吸引到了几位优秀毕业生——多数是母校明德大学以及鹏大的。

这个年代的金疙瘩,总得要锻炼一番。

这个用人成本,陈兰君出得起。

她以一种导师有的态度,看这些新员工懵懵懂懂去投资。也有被骗的,比如一家接受了三十万投资的企业当年破产,负责这个项目的女孩子哭得眼睛跟核桃一样。

陈兰君特意把人喊来办公室,安慰了一番:“你不用太自责,投资嘛,有浮起来的,就有沉下去的。我期待你将这笔钱成倍的赚回来。”

如此态度,使员工们放下心来,投资风格更加大胆,很愿意去尝试。

虽然也有失败的项目,但远远不及成功的项目数来得多。

这一切都是低调着进行的,陈兰君将兰生公司守得很严实,从来没有在报纸杂志上为它发过广告,悄咪咪地闷声大发财。

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么一个投资公司的存在。

只是这一天,陈兰君有了一个意外的客人。

兰生公司的人给她打电话:“陈总,有一位寻求投资者想要亲自和你谈一谈,说是陈总的旧识。”

寻常的投资者,是不会让兰生公司员工特意打电话来的,陈兰君问:“是什么人?”

“她说……她叫童彤。”

第159章

上一回见童彤, 仿佛是很久之前的事。

陈兰君想了想,约她在一家茶楼见。

吃早茶去。

冬日和煦的日光里,童彤提着包, 一步一步走来,烫过的大卷发轻颤, 一身职业装,一看就知道是个干部。

只是如今鹏程市涌来的各路干部太多, 又有各色外国佬, 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见了面,彼此客客气气打声招呼。

“兰姐,好久不见。”

“好久不见。”

她还是叫她“兰姐”。

陈兰君说:“这家店也算是鹏程市的老字号,也许没有穗城那么老牌, 但还不错, 可以试试。”

童彤笑一笑:“兰姐眼光好,挑的地方一定没错、”

两人进店, 门一推,里边食客的声音蓦然放大,嘈嘈切切。这家店, 陈兰君来了几回, 老板对她印象很深,在柜台前看到,立刻过来, 领她们到楼上的小间。

“这一项生意可好?”陈兰君侧首问,领路的老板笑道:“这一向都不错, 年底了。对了, 我们推出了庆祝元旦的点心,等一下送一碟给陈总尝一尝。”

陈兰君赞道:“哇, 你们生意可做的真周到,想法也灵活。”

“哎呀,在陈老板面前哪里敢说这个,班门弄斧了。”老板送上茶,挤挤眼睛,笑着说,“说起来,也是学陈总的新年糖,托你的福。好了,两位请稍等,茶点马上就送到。”

门关上,那些人声略微轻了些,却仍能听见,像是有一桌旧同学在聚会,常常听见笑声。

餐点上来,童彤拿着筷子,胡乱地吃了两口,轻轻放下筷子。

“兰姐,很抱歉打扰你。”她咬了咬唇,说,“我其实,是为了第四食品厂的事。”

陈兰君夹了一只虾饺,缓缓咬开,吃了半个,问:“我这一向忙,疏忽了,是什么事?”

童彤垂下眼帘,叹了口气。

与正梅集团分开,独立运营第四食品厂之后,她这个厂长着实威风了一段时间。作为本地最先承包变革、且取得耀眼成绩的国营大厂,一时间领导给与第四食品厂的待遇也是超然的,每次开大会,必定是前排,作报告时她这个厂长也一定戴大红花。

可是风光之后,也有诸多烦心事。童彤总结成功之道时,出于私心,多将原因放在自己勇敢承包、主动接洽外商之事上。领导们就说,既然你承包的那么有效果,不若多承包一些,挑些胆子。那时童彤正在与新品“运动力维生素饮料”打对台,想着拥有的分厂越多,越有保障,于是便答应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