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梅断然拒绝之后,那人脸上挂不住,说:“呵,你也别太傲了,我也没有很想给你们介绍,说到底,你们家也只有三个女儿,就是挣再多钱,也是给别人家的,看你以后怎么办!”
……
大过年的,该骂就骂!
话说得这样难听,郑梅直接给人骂了个狗血淋头。
她不想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说给陈兰君听,因此只说:“趁着还有几天假,我去看看还有没有火车票。咱们去考察一下,主要是看小妹在那边能不能找到接收的学校。”
既然郑梅想通了,陈兰君自然没什么反对意见。
车票么,自然是买不到了,好在还有熟人在铁路上班,请人送上车再补票,直奔鹏程市而去。
第109章
火车一路南下, 每停一站,就多几个年轻人,手提塑料桶, 肩上背着一卷凉席,手臂弯里挂一个沉甸甸的绿色旅行袋。这些都是往鹏程打工的, 多半是女孩。
改革开放不过几年,春运的苗头已经隐隐出现。现在的春节假期短, 打工人放假直到大年初三。因此陈兰君一家人正好赶上回去打工的人潮, 拥挤得厉害。
“都是往鹏程的吗?”郑梅在陈兰君耳畔小声问。
“应该是。”陈兰君的目光扫过车厢里黑压压的人,稍稍有些怀念。
想当年,她也是忐忑不安地挤上一辆开往鹏程市的火车。
现在,她第一次去打工的那家小电子厂, 应该已经成立了吧。
有机会可以去看一看。
傍晚, 火车到站,提前得了消息的阿晶一早等着。
一出站台, 竟然是两辆TAXI等着。
郑梅与陈志生都吓了一跳。
“呦,还有小汽车呢?”郑梅眼睛放光,只顾看那车。
陈志生喃喃道:“这……我们不够级别坐这小轿车呀。”
“伯父, 这里坐车不用级别, 有钱就行。”阿晶笑着拉开车门,请他们上车。
司机按了两下喇叭,从车窗里探头, 笑着说:“新年好。”
竟然是熟人,从前的单车仔阿荣。
陈兰君说:“可以呀, 鸟枪换大炮了。”
“也是多亏兰姐提点, 找人合资开了个出租车公司,不然现在单车都没得骑。”
随着鹏程市的交通建设推进, 公交车汽车也越多越多,现在出站口的单车仔已经很少了。
一旁的阿晶补充道:“现在阿荣是他们出租车公司的经理。”
陈兰君点点头,注意到这两人的手腕上都系着一枚镶金粒的红绳手链,似是同一款式。
再看两人相视时的眼光,以及微笑的嘴角。
陈兰君反应过来,走到阿晶身旁轻声问:“你和他……”
阿晶不语,只是红了脸,这本身已经是一种回答。
“兰姐,晚一点我和你解释。”
等到父母在东郊的出租房都安顿好,阿晶和陈兰君到屋外去。
飞虫绕着路灯的灯光飞,阿晶小声地和陈兰君讲着经过。原来自从担任餐厅经理后,因为拉客流、运送食材的关系,她时常与阿荣打交道,两人年纪相差并不大,久而久之,两人便渐渐走到一起了。
“春节的时候,他到我家去拜年了,我奶奶也见过他。”阿晶把手腕上的红手链转来转去,“奶奶和姑姑都觉得他不错。”
她抬起眼,期望又忐忑地望着陈兰君:“兰姐,你觉得呢?”
这丫头,是真心实意拿她当自己人,才这么在乎她的意见。
陈兰君伸手,在她肩膀上拍了拍:“虽然接触不多,但他为人做事很讲信用。你若中意的话,那就相处咯。”
阿晶点点头,笑了:“嗯,我明白,兰姐放心,我绝不会因此耽误工作的。”
得到了她的首肯,阿晶和阿荣也不再避讳,大大方方的告诉凤君等人,说他们正在拍拖。
一群人起哄,说想早点吃喜酒。
陈兰君也望着并肩而立的两人笑。
夜里,借着一盏电灯,陈兰君伏在桌上列行程:陪爸妈看房、去给人拜年、去可乐厂谈合作……
零零散散,将要做的事情一项一项用钢笔写下来。
这也是她的习惯,不然,事情太多了,记不住。
写得久了,她活动活动手腕,放松一会儿。
窗户半开着,透过纱窗,可以见着夜空中朦胧的一点月亮。
她望着月亮,忽然去翻动笔记本的纸页,最后一页,是她自己粘的一个暗袋,里面夹着一张照片——是邵清和寄来的那张。
也有很久没见面了呢。
指尖轻轻触碰照片,勾勒着他的轮廓。
半响,她又将纸张翻到日程那一页,盯着看了许久,最终叹了口气。
时间太紧,只有四天,就要开学。来不及去香江见他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