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1979(100)

作者:银河灿烂 阅读记录 TXT下载

被这声音一刺,几人都不再说话,只皱着眉望向外面。

村长的声音从喇叭里传出:“各位村民,有一个重要消息要向大家宣布。”

一阵“滋滋”声过后,传出了一个好听的女声:

“我是正梅公司的总经理,陈兰君。我们公司决定,将在南风村兴建一座方便面工厂,将进行公开招工,薪水丰厚、待遇从优。只要肯努力工作的,工资加上奖金,一个月最高可以到一两百元。”

屋里,父母面面相觑。

老婆婆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一般,连忙说:“你们听,我们村也要办厂招工了,工钱也能上百呢。”

孙子还是不太信的神气:“这也是这个什么总的单方面说法,万一变了呢?谁知道上面挂什么风。”

然而没过几天,这孙子便彻底没话好讲了。

这次发声的,不是村头简陋的大喇叭,而是正儿八经的国家级广播,传递的是中央的态度。

《经济特区条例》正式通过,特区鼓励一切客商在特区兴办企业,依法保护其资产与收入。

特区企业进口生产所必需的机械设备等生产资料,一律免除征收进口税。在条例公布的起先两年,投资兴办的企业享受税收特别优惠。

条例正式颁布的这一个平平无奇的日子,从此成为特区的生日。

第53章

板正的播音腔将经济特区正式成立的声音送入民居穷巷, 像风一样吹进了许多人耳中。

对于那些想要外逃的人来说,是去是留,心中的一杆秤, 两端的砝码悄然发生变化。

多年以后,回忆起那一年那一月, 一位省级领导很感慨地回忆。条例公布之后,那些藏在深山大石之后、埋伏在海岸边准备外逃的曈曈人影竟然奇异地减少了很多, 像是完全消失了。

一切, 都是欣欣向荣的模样。

“招牌再往左边一点点,可以了,正好!”

艳阳之下,陈兰君以手遮在眉骨上, 指挥着赵宏调整方便面厂的位置。

等“姐姐家方便面”的招牌挂好, 陈兰君立刻把手放下来,捂住耳朵:“好, 可以了。”

阿晶开心地喊:“放鞭炮喽!”

一只香,点燃大红炮仗的引线,劈里啪啦一阵响, 炸开满庭红花, 硫磺味的白烟里满是纷纷扬扬的红色碎纸。

姐姐家方便面厂正式成立啦。

托《特区条例》的福,陈兰君的各项手续办得异常顺利。

一大清早,她拿着各项资料, 踩着单车去临时办公楼所在地。原本做了跑两三趟的准备,哪知道工作人员核对过资料之后, 当场给她办理了各项执照, 痛快到陈兰君觉得不可思议。

“同志,我明天还要来吗?”

“都办好了, 不用多跑一趟,开业大吉。”办理执照的女性工作人员笑着说。

陈兰君踏出大门的时候,还有些感慨。真不愧是特区呀,瞧瞧这速度。

由于新的政策极其优惠,陈兰君的方便面厂规模也相应扩大了些。开玩笑,开张前三年一应免税,至于厂房租金,就南风村的条件,一平方米月租不到一块钱。

站在两百平方米左右的厂房前,陈兰君有些感慨,真不愧是她呀,说要有厂子,这不厂子就建起来了。

陈凤君回头瞧见一脸小骄傲的妹妹,觉得十分可爱,伸手戳一戳陈兰君的脸。

“你这模样,倒像小姑娘见情郎了。”陈凤君调侃道。

阿晶嘟囔道:“真见情郎未必能有这样呢,之前……”

陈兰君瞪她一眼,阿晶立刻像鹌鹑一样缩了缩脖子,转而说:“好了好了,热闹看完了,我该回梧桐餐厅盯着了。”

说着,立刻匆匆赶回去。如今厂子新开,陈兰君势必在这边花的功夫多些,因此便委托阿晶全权管理梧桐餐厅的事。

陈凤君好奇:“她刚刚说什么?”

“没什么。”陈兰君笑笑,装作听不懂的样子,转而去看周围的人。

周围看热闹的人很多,竟然有一个脖子上挂着相机的!

这人什么来路?本地暂时还没有报纸新闻单位呢。

陈兰君心里想着,就多看了那个相机仔两眼。

那个相机仔似乎察觉到了,走上前,自报家门:“你好,你是这家厂子的老板吗?我是香江世新新闻的记者,听说这边要开办一家港资工厂,特意过来看看。”

你别说,这香江记者是真的跑得很快。

陈兰君反应过来,确实,这年头特区自己还没报纸,但却不缺记者,全是香江跑过来的,看看有没有什么大新闻。没有大新闻,小新闻也可以。

前些天才公布了举世瞩目的特区条例呢,有香江记者在并不奇怪。

陈兰君眼睛乌溜溜一转,心想不知能不能蹭个豆腐块大小的版面,好给自家厂子打个广告。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