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兰台歌(66)

作者:金钗换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没事,他安慰自己,咱们是敢登几千人的戏台子的角儿,如今虽没有水彩粉黛遮面,可演技这项咱们不能输。

……

很快陛下的演技施展开来。

振武八年冬,今上易凤皇殿为栖兰殿,同时太学新编《玉台诗览》,总汇本朝与先秦诸子诗歌百余首,其中有一阙《素霜》流传格外广泛,街头巷尾人人可颂,风行一时。

佼彼君子,在水之湄。

幽彼琴歌,逐彼高徽。

杜鸟引翅,比翼相追。

白日西及,乐忽忘归。

佼彼君子,在水之洲。

清彼琴歌,其音攸攸。

中洲何远,我心何忧。

左右顾之,沛乘桂舟。

佼彼君子,在水之扬。

游彼琴歌,拟音凤响。

交臂同咏,褰衣俱翔。

兰栖湛露,竹慕素霜。

佼佼的君子啊立在水畔,他的琴音好比凤鸣,我愿与他手把着手一同吟唱,掀起衣摆涉水远去。我与他双宿双飞,好比娇兰栖露,共度春光,也好比白霜落在竹叶上,相持凌寒,共守岁长。

李郁萧坐在栖兰殿窗前,手上一册新诗装样子也无聊,间或望一眼外头苍白的天。千言万语,他叹息着告诫自己,李郁萧你要记得,只是演戏。

——卷一·终——

# 卷二·幽兰发兮无期

第30章 说祝于室,焫萧燃芝

卷二

姜菀人从来知道, 有朝一日她终会来洛邑,来登建章。未竟之事还太多,九泉之下还有故人睁眼看着,她也一直在经营, 在静待时机。

只是她从没想过,她会以这样的方式到来。

撩开车幔一角,远远儿地可望见城门一隅, 巍峨又隐晦,城门底下是一遛蜿蜒的华盖幡子并乌泱泱的一片羽冠, 那是迎接她的百官仪仗。

“太后——到——”

姜太后的名位里头再也没有“胶东”二字,应天圣慈仁寿皇太后, 这是陛下告过太庙定下的尊封, 穆相也点过头,谁还敢提胶东两个字。如今,她便是中州大晏的太后。百官呼啦啦跪成一片,口中三呼千岁, 恭迎太后回宫。

为首的一人, 长身玉立,发上白玉冕,腰间天子剑, 此刻行至车前,一掀衣摆利落拜地:“母后。”

翩翩的少年, 玄纁二色的袍服在他身上威严又贵气,却没夺去他的风采, 一眼瞧去是如此丰姿熠熠, 与想象中一模一样。不过,姜太后只匆匆看得一眼便放下幔子端正坐直, 她又听见外头另一个稚嫩的声音跟着唤“母后”,她也没有做声。

她许久未言,车外侍女出言提醒:“太后?”

“皇帝,”姜太后沉沉开口,“请起。皇帝该拜祖宗天地,拜孤,免了罢。”

车外响起一片不明显的吸气声,太后回洛邑,却不受陛下的拜?这是何道理?天子虽为尊,可天子不能拜生母么?群臣议论纷纷。

姜太后没有理会,兀自又道:“启程,先行回宫。”

说罢她再次催促,侍女无法,匆匆向陛下告罪,便驾着车,直入宣阳门,穿过铜驼街,向着宫中驶去。

……

“母后还是不肯见皇兄吗?”李荼正陪着陛下用膳,席间小心翼翼问得这句。

阖宫都知道,太后住进长信宫已经好几日,汝南王见过,还时不时召去陪着说话,甚至罗美人都已经拜见过太后,唯有陛下,每回去都不得见。也不怪一向跳脱的汝南王殿下都要小心翼翼,近来陛下是为此事烦着心。

说什么的都有,有的传闻是说姜太后近几年在中山郡过得不好,形容憔悴,不愿意叫陛下瞧见伤心;有的说陛下近来很有些离经叛道,不成体统,姜太后规劝不成便着恼,不愿意再见他。当然更多的,还是说姜太后记恨陛下,记恨他八年没将她迎进长信宫。

唉,有些胆子大的朝臣宫人互望一眼,叹口气,这又岂怨得着陛下呢?

这话他们原不敢想,可自从陛下去年病一场,许是重病大愈死里逃生总是使人心胸通透,陛下如今御下宽厚,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倒渐渐在宫人中间立起一些人心。

尤以御前的宫人为最,他们互相瞅瞅,伶俐些的正待开口劝解,忽又听见陛下嘱咐汝南王殿下:“母后既愿意见你,你便多去陪着,别总想着跑着顽,知道么?”

李荼答一声知道,也没旁的话。

半晌,李郁萧撂下食碗:“母后……都与你说些什么?”

“说,”李荼想一想摸出一枚玉佩,“说原本皇考予我起得一个‘苍’字,没来得及叫太常录宗正入总谱就驾鹤西去,后头不知怎的,诏书上我的名字变成这个‘荼’字。还予我这枚玉。”

内侍转呈上来,李郁萧看一看,玉是好玉,刻有一个苍字。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