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兰台歌(287)

作者:金钗换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其实砂织这事,单只说翁提王的不仁和乌屠斜的做派,李郁萧就打死不想站王庭。

物伤其类,兔死狐悲,李郁萧在嚣张霸道的王庭身上看见穆相的影子,又在饱受欺压的落魄贵族小子元秩身上看见自己。

这天底下当然有弱肉强食,也有杀人放火金腰带,可也总该,有一定的道理吧,无辜的人也不能总是白死吧。

阶下穆涵老话重提,说起信用:“砂织国荆铜矿又乃我大晏铸币主要来源,绝不能失信于砂织。”

一直沉默的李郁萧忽而道:“信用?天下之心以为信,天下之养以为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为何不匡扶正义?”

许是不意这一番话,穆涵有一瞬的停滞,而后笑笑地问李郁萧:“谋逆之人陛下称是得道的正义之人?”

这话,很重,且意有所指,阿荼头上的罪名穆涵一直按着的,就是谋逆。

谋逆啊,李郁萧一省。

素闻辛姜一物,南甜北辣,穆涵,大约是紧南边生出的那一丛子老姜,忒辣,龙椅上李郁萧心底一叹。

第134章 柳暗百花明

逆水行舟, 不美。

老姜太过辛辣,就不宜生吞。

这道理天下皆闻,可是, 风浪越大鱼越贵,生姜越辛辣嚼在口中越痛快。

“仲父,”李郁萧面上装出一本正经的疑惑, “去岁诸属国上户帖, 砂织统共不过二十五万人,何以接近半数都投了元秩呢?他若是失道, 怎会有如此拥护呢?”

一时间殿中比方才任何时候都要安静,宫人内侍全部埋下脑袋, 连荆睢一时半刻都没言语, 穆涵注视上首,森然道:“陛下近年来书是读得越发的好,可见谭祭酒上的心。只是谭祭酒终究未领外务,不通兵事。陛下, 对外用兵, 这才是彰显我朝威势之道,一味优柔仁懦只会失去威信。”

威信二字落地,忽然荆睢的佩剑铮铮而鸣, 却不知他拨弄得哪里,一片铮鸣声中, 荆睢道:“穆相此言有岔,北境倒是一向对呼揭用兵, 怎么不见呼揭臣服于我朝威势?”

“呼揭兵强砂织兵弱, 呼揭铁骑天下谁人不知,”穆涵揖向上首李郁萧, “陛下,臣只有一言,天下都看着,今日倘若不襄助沙织王庭,明日便有半数属国不再向我朝纳贡。”

荆睢旁若无人:“启禀陛下,旁的属国末将不知,但西南檀然、诏疆、南海璃海、月沙、东海钜燕等国,一定照纳不误。”

“哦?荆太尉如何这般笃定?太尉说起这些属国简直好似自家林苑狩场。”

“不敢当。穆相封地在并州,倘若呼揭能向我中州称臣,那才真当是穆相林苑狩场。”

……

这怎说的,俩人针锋相对,李郁萧心里稀奇,一个个嘴皮都这么溜啊,还以为荆睢是个只知道舞刀弄剑的武夫,瞧瞧人家的嘴皮子。同时李郁萧知道,但凡还有点回旋余地,砂织的兵可派可不派,穆涵都不会如此当面据理力争,可见他的决心。一个档口稍稍与荆睢交换一个神色,两人心照不宣,这事儿,难了。

平白地,李郁萧望一望殿外白日暄煌的光,有些想念一个人,一个总能在关键时候授锦囊妙计的人,一个总能助他于危难的人。此人……

或许也不一定要此人来救他、要想什么法子,此人只要现身,只要肯来他身边儿。

总是好的。

只是好与不好,李郁萧若是个闲人,那他或许可以不管不顾好好儿论一论,可他不是闲人李郁萧,他是天子李郁萧。

砂织之乱火烧眉毛,北边韩琰也还没回来,桩桩件件,哪里得闲可拽着穆庭霜一个人死磕。

自从这日,穆相与荆太尉险些当着砂织王子的面起龃龉,朝中赫然分作两派:一派赞成穆涵,无非什么大晏威势、信用那一套。

另一派拥护荆睢,认为不宜大肆出兵。理由也很充分,一来中州四境接连这几年,并冀大灾连着扶余战事,不太平,虽说现如今仓禀尚足,但总要未雨绸缪,二来么,他们砂织王庭到底姓甚名谁,那是他们砂织自己的事儿,咱们没得插手做什么。

虽说怎么看怎么是荆太尉占理,可是乌屠斜见天跑栖兰殿哭鼻子卖惨,穆涵这个贼囚祸根,暗中又陆续撺掇西北几个小国上书,说要来洛邑朝贺中州天子,这档口非年非节的贺什么贺,说是朝贺实则为看热闹,看看砂织有难你中州到底派不派兵。

李郁萧憋不住,栖兰殿往宣义侯府西院的白梅笺子重新送起来,里头只问一句,是否要将元秩的遭遇和盘托出,叫朝臣和天下人都知道知道乌屠斜和他老爹都是什么人。穆常侍呢,腰杆直腰板硬,连封手信都不回,只使往来的小黄门带回两个字:不必。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