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兰台歌(254)

作者:金钗换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陛下慢慢挥一挥手,脸上犹带着笑:“朕不治你的罪, 你去吧。”

韩琰叩谢出去,留李郁萧一人在殿中。

好啊,好, 李郁萧望一望殿外的雪光,又来了又来了, 什么事情, 就不能提前说一嘴商量一句?狗改不了吃屎是不是?

搁从前,李郁萧少不了一番恼恨,如今又有些不同,恼恨之外又生出一些无奈, 唉。

……

闲话休提光阴踏雪, 又半月过去。

虽说建章营骑的那名高将军逃过死罪,但活罪难逃,得陛下好一顿斥责, 另外宫中赏赐丹药、民间征收丹砂等,陛下丝毫不知收敛, 仍旧我行我素。

这日陛下说要见穆常侍。

不是在惯常的栖兰殿,也不是在梧桐朝苑, 而是在外朝清凉台。

穆庭霜迳到殿中, 看一看一应宫人是黄药子从栖兰殿带来,因心下放心, 口中松泛:“陛下今日何以在此地见臣?即便栖兰殿待得腻歪,梧桐朝苑不好么?”

陛下脸上看不出喜怒,只道:“梧桐朝苑朕命他们重新修葺布置,暂不得去。”

“哦?”穆庭霜也不把自己当外人,径直往陛下右手边坐下,“梧桐朝苑另有他用?未知陛下要做何用?”

陛下眼中幽光粼粼:“给你做寝殿。”

他手上一推,案上是一枚他正写的笺子,推到穆庭霜跟前,穆庭霜低头看一看,眉间一跳,讶异道:“陛下要封后?”

“嗯,以后你就是朕的皇后,你爹倘若仍然敢伤你,那就是诛九族的罪过。”李郁萧垂着眼,平平淡淡说道。

那副语气,好似是在说,啊,今日天儿真好啊。

可他眼中不是如此,这话不成体统,手上笺子也不是正经丝帛圣旨,只好似随意勾画,穆庭霜只以为他是顽笑,可一打眼看他眼神,竟然真有几分郑重?

天子再是胡写乱画,可御笔亲题就算是圣旨,穆庭霜想想,将那笺子仔仔细细折在手中,又往脖子上的玉璧里塞进去,如此都珍重做得妥当,这才问李郁萧:“陛下今日这是?”

“朕不说,”李郁萧眼中深深沉沉,“也不问你在朝中的艰难,既然你打定主意不与朕说。”

原来是为着这个。“陛下,”穆庭霜分辩,“臣并非有意隐瞒,而是——”

陛下截口打断:“朕不管你是什么,他是试探还是警告,你是另有计划或是为朕好,这话真听得耳朵也要起茧子,留着你自个儿听吧。”

又推出一小只木匣子,看也不看穆庭霜一眼:“揣上这个,然后哪来的回哪去,朕今日懒得见你。”

穆庭霜还待说什么,却不由分说叫赶出来。

立在清凉台殿门口,他摸出那枚小木匣。

仔细观得发现是柳木制成,柳木不温不寒,无毒无味,宫中常用来贮药,这只匣中也不例外,装着五铢钱大小的两枚药丸,匣子盖上一张细巧笺子,上书“万应解毒丸”。

嗯,穆庭霜认出这东西出自岑田己之手,从前报过,药如其名,一般的毒物毒药都可起效。旁的就罢了,里面有一味青葙子极其难得,那还是几年前,彼时陛下重疾方愈,岑田己费尽功夫制来两枚,说与陛下随身带着以备不时之需。

想来,就是这两枚。

近来穆涵的多般为难,陛下不知从何处知晓,这是防着最坏的情形,这是一片回护,穆庭霜只觉手里陛下赠的匣子既轻且重,脖子上陛下赠的玉璧又热又凉,他蓦地回望殿中,清凉台殿宇森森,竟然一眼望不到尽头。

一瞬间,穆庭霜竟然有些羡慕雪娘,倘生得女儿身,真的可将颈中封后的诏书昭告天下,此生做他的皇后,只在梧桐朝苑中消得寒来暑往、朝朝暮暮,他尽可为他弹琴,尽可为他剥一枚大宛红,哪个御史也不能多说什么,又有何憾。

不,有憾。

皇后居深宫,不能履外朝事,穆庭霜收回目光向宫外行去,他不能甩手安心做皇后,未竟之事还多得很,哪里躲得清闲。

……

话休饶舌,冬去春来。

仿佛是歌舞升平的卒日上新大典刚过去,朝臣们还没从掺着爆竹花椒酒气味的休沐里头回过神,北境一封战报慌慌张张夹裹春寒东风,猛地席卷洛邑。

振武十一年新春,安定十余年的扶余边境战事又起,幽州刺史来报,腊月十四、正月初三两日接连有铁骑犯境,辽西、辽东及玄菟三郡督卫屯兵地,兵营仓储,连遭奔袭。

陛下瞬间慌神,赶着把穆涵从丞相府薅到清凉台,连声向他的好仲父询问:“不是说西北呼揭才是大患么?扶余不是平靖已久么?难道是呼揭人已经窜至东北方了吗?”

穆涵也不知具体情形,幽州遇袭的几个郡府地方偏僻,虽说北境将军府是他亲儿子坐镇,万事该俱在掌握,可是将军府毕竟设在并州,没有设在幽州。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