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兰台歌(209)

作者:金钗换酒 阅读记录 TXT下载

“二公子安好,相爷可有多问?”隐着口鼻的脸上神色难辨。

“放心,”穆庭霜笑笑,“父亲一句也未多问,看来还是老兄你多得信任,往后还须请你照拂才是。宫中太仓东北的角门予你留着呢。”方才房中一番交谈,穆庭霜已经探得跟着他的人不是穆涵所派,那就只有面前这人。此人武功高强心狠手辣,更要命是思维还缜密,须得叫他安心才是啊。

“嘿嘿。”头领一个抱拳又称一遍谢,两人意味深长地对视一眼,相互拱拱手告辞。

紧赶慢赶回到宫中,过闾阖门再穿乾明门,穆庭霜一路纵马,一匹日行百里的斑骓明明神骏,可不知怎的就是不够迅捷似的,惹得它的主人心浮气躁,翻身下马时脚步一重,姿仪上从未出过分毫讹脱的一个人,生生险些叫栖兰殿的台阶绊一跤。

幸好,幸好,快步行至内殿,人还未转醒。

宫人内侍奉命守在殿外,黄药子依然奉命跪在榻前,一切与离开时一般无二。唯一的差别即是,当时外头是耿耿长夜,如今是屡屡晨光。

“你起罢,”穆庭霜轻声吩咐几句,又道,“将香色帐子合上,以免打搅陛下安眠,再叫御府令呈一套常服来。”

黄药子称是,起身的脚步略微踉跄面上却无怨容,将帐子合拢,又问常服送来是否要宣奉御进来为陛下更衣。“不必,交与我便是。”黄药子退出去,独留殿中一人孑然而立,身姿如修如凝。

陛下,您不信我如初,无妨,我只能请您看一看,一切仍可安心交予我。

--------------------

作者有话要说:

《诸病源候论》汉背景其实不该有,这本书要到隋代才成书。关于缝合的记载如下:

缝亦有法,当次阴阳;上下逆顺,急缓相望;阳者附阴,阴者附阳;腠理皮脉,复令复常。

·

门口撒香灰!隔三差五就要重温一遍潜伏的宝子有没有!!哦,最后一集不看。

第95章 倏而来兮忽而逝·二

一路上穆庭霜赶着回宫, 为的是能守着陛下醒来,可是,如今看来他是白赶的。

平明时分来了又去, 陛下没有丝毫苏醒的迹象, 岑田己好容易说一回斩钉截铁的话,竟然就此付之东流。

而陛下, 不仅平明没醒, 日中也没醒,日落还没醒,天边明月又东升,陛下还没醒。

穆庭霜想一想, 亲手为陛下擦身更衣净发, 陛下最是喜洁,周身干净,想必醒来也能欢喜。

可是陛下一整日都闭着眼。

第二日,穆庭霜终究舍不得出宫, 因向黄药子吩咐几事, 与侯府他院子前头的小池有关,什么方位取什么物,又送到城外哪座厩置, 说得周全。

而陛下躺在一侧无知无觉。

第三日,穆庭霜连梧桐朝苑也不住, 干脆吃住都挪到栖兰殿,寸步不离守着人, 伤口看过无数遍, 想问一句疼不疼,却无人可问, 陛下还没醒。

第四日,穆涵另派一名府上的医者进来瞧,幸而这几日岑田己给下得独参散这等狠药,陛下脉象与穆庭霜报的“不慎严重”相符,颈上的伤也遮得严实,医者没有起疑,出去复命。

穆庭霜俯身抹一抹陛下的唇,心想您不是最贪嘴,何时醒来吃一嘴爱吃的果子。

第五日,真正悬心起来,岑田己花白的眉毛皱皱缩缩,憋一句:参汤吊着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今日再不醒……

说不清,周身木木,穆庭霜问不是说伤口无碍,岑田己如丧考妣,说陛下还是此前太久没有进食,底子太亏,这这这下官也未料到。

原以为要领来一顿斥责,没想到常侍大人脸色覆雪,颔首却只说知道了。

第六日。

第六日丑时,穆庭霜定定望一眼榻上,心里主意定下:天一亮出宫,找穆涵。用剑还是用刀?暗卫寸步不离,机会转瞬即逝,这是一命换一命的买卖,他想,是不是里衣再往里穿上梅花画衣,不然下去地府,阎罗又何知他是去陪谁。

正待传衣裳,栖兰殿一星的烛光一闪,晃晃悠悠乍起乍落,落到榻上人的眼中。陛下眼睫震颤片刻,眼皮半阖着睁开眼。

六个日夜,他终于转醒。

黄药子痛哭流涕,跪在榻前长拜不止,穆庭霜握一握发麻的掌心,无声呼出一口气。

旋即吩咐黄药子出去,立在榻前脸色比外头的夜色还暗。

李郁萧醒醒神,转着脑袋看一看,谁知一转不要紧,连带着牵到颈间伤口,当即疼得嘶一声,穆庭霜只看见雪白的纱帛转眼透出殷红,一时间脸色更黑,好像子夜的阴天乌云遮月,一丝光影也无。

“陛下,”他神色未明,“陛下的伤势倘若转重,必定是照看的太医令未能尽心。陛下尽管挣动,但凡有一丝血迹渗出来,臣少不得要让岑大人也见见血。”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