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璧有夹层,什么东西,搁在夹层里?陛下随身的东西……穆庭霜将抽出来展开,是一枚丝帛。
是小皇帝的笔迹。按说小皇帝不擅书,太学授字师傅也含蓄提过,说陛下写字规行矩步,规整有余,风骨不足,可穆庭霜知道,陛下似乎是些另一套字法更熟更迅捷,但眼前这笺子却是篆体,一个字一个字庄重得很。统共没几行,穆庭霜很快看完,可是。
可是他僵着捧一张笺子在眼前,僵了很久。
笺子上的字也很僵硬,太过横平竖直,像是稚子初学,一笔一划,刻写的不知是谁何时的心事。
“古帝王享年不永,舜殁苍梧,禹殂会稽…… 昔人每云帝王当垂拱而治,不必兼综细务,朕不谓然,一事不谨,即贻四海之忧;一念不谨,即贻百年之患。在朕躬思慈念恩,先武皇帝薨于阴诡,穆宣义侯涵误国权奸,以利禄自资,树党怀奸,又荼毒生民,上不能辅君下不能宣德,岂不亟诛……
“立储大事,岂不在念,兄终弟及,古而有之,所幸者手足有荫,汝南王荼灵慧聪敏,赤子之智,可堪社稷……
“天下大权当统于一,神器至重,宣义侯次子,朕知之甚矣,与其父异途,拜太傅,服辅弼之责……
“兹特召诸卿士详切言之,他日遗诏,备于此矣。”
备于此矣。
这竟然,竟然是一封遗诏。
怔怔望着玉璧,穆庭霜心中升起一些荒谬,未及弱冠的人,早早立下遗诏?什么意思,咒自己么?还有这写的都是些什么诞妄之言,直接赐死穆涵倒是便宜,可倘若朝局不在掌握,即便这个穆涵伏诛,总还有下一个穆涵,还有什么兄终弟及,荒唐,简直胡闹。
这时他心中某个角落又有一个声音告他:哪里荒唐?
昔商王朝开国第二位君主商胜,他的继任者商仲壬庸,不也是他的弟弟么?三皇五帝,先秦春秋,多的是例子,怎么轮到小皇帝就是胡闹呢?你也知小皇帝如今上进,提拔亲信眼光独到,每个助力都钉在要害,并冀两州的处置那么得宜,这桩桩件件哪一样是胡闹?穆庭霜脑中尘嚣轩然,一时又想,古之贤君还行禅让呢,一点血缘关系都无的继承人数也能数出一大把,为何,你为何说小皇帝胡闹?
不,就是胡闹。就是……
猝不及防,另有一个念头打破这些郁郁困结,穆庭霜眼睛落在“拜太傅”三个字上。确实,陛下曾言过要为他再封一个爵位,可这里头藏的诏书,这哪是寻常的封侯拜相。官封太傅,立汝南王为储君,字字句句将你和宣义侯分得清楚。他一纸诏书,江山和情都交给你,他这是早有预备,心知大计艰难,早有预备,而你……而你。
你总以为他是少不更事,你总当他肆意纵情不计后果,没成想,他计较后果,他是如此郑重其事地计算后果。
忽然穆庭霜忆及什么,蓦地起身奔向里屋榻上。他想起那天夜里,陛下遣他出去之前所说,没怨他不解心意,只说不愿他做幸臣。却原来……
原本陛下没想叫他做幸臣。
恍惚是哪一日的栖兰殿,香色绮帐层叠翻飞,陛下问他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他说,愿比肩先人功业。原来陛下听得进、记得住,甚至、甚至留下这道圣旨,随身长携。他……他那时甚至还未对陛下言明,未禀过他到底与父亲是何仇怨,陛下即赋予他如此信重。
他却与旁人合谋,真真切切,逆着龙鳞,要算计陛下。
茫茫然瘫坐榻上,穆庭霜握着一枚玉璧,神色难言,脑中许多往事打着旋儿转过。如大梦初醒,他终于意识到自己的错处。他信你,你不信他。
--------------------
作者有话要说:
“古帝王享年不永,……”参考《康熙五十六年诏》
“以利禄自资……”参考《金瓶梅》第十七回东京文书邸报
第67章 握中有玄璧·三
栖兰殿的宫人们发现,这几日穆常侍进宫很勤快,又哪里说不上,似乎与以往不同, 却又仿佛没什么不同。
摸着那枚玄霜玉璧的底细, 穆庭霜一夜无眠,而后就是摒弃诸如矜持守礼一类的君子之德, 日日往宫中觐谒。
第一日, 陛下与他谈正事。穆庭霜凝结意志陪着。
首先说起上半年穆涵的北行,这事穆庭霜是已经摸清的, 他秉承坦诚二字,没有半点隐瞒悉数禀报。
不过先头却没说这个, 他另起一茬:“陛下可知中州四境每年兵费几何, 大头花在哪项。”
李郁萧没有迟疑立即答:“以去岁为例,四境并司隶兵伍及吏士私从,合凡六十万人,用谷两万万石, 盐二十八万斛, 衣袍兵械之费按每人两千钱算,一年下来要千两百万万钱。其中大半应当是支在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