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终——
--------------------
作者有话要说:
100%!
# 卷三·美人兮不我与
第65章 握中有玄璧
卷三
振武九年九月。
虽说今年的至日祭礼还有月余, 可也是该预备起来的时候。陛下举孝道,致忠臣,跟太常卿商量, 说要带着皇太后和仲父一齐上圜丘祭天。最后定下来却只有陛下自己上去。
穆相请辞。也很好理解, 去年至日一祭惹出那么大的风波,又是圜丘石台被毁, 太常离奇殒命, 又是青阳门附近谶语现世,今年穆相的封地又不太平, 他还上去,岂不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此陛下又请一回, 穆相再辞, 陛下也就没再强求,允他的推辞。
可耐人寻味的是,姜太后也拒绝出面。
月前某个时候宫中修慈寺不知出得什么变故,宫里人都讳莫如深, 只是多少嗅到风声,栖兰殿与长信宫的关系雪上加霜,又回到最初,太后见都不见陛下一面。
李荼听经筵时悄摸问他皇兄:“皇兄, 这次又是为着什么?母后怎又不理你了?是否与上回叫臣弟戍守栖兰殿有关?”
他皇兄端坐案前,眼睛连余风都没分给他:“有一件事, 朕不肯听她的话,旁的少打听。”“皇兄, ”李荼谴责, “甚么大事,母后年纪大了, 又是长辈,皇兄便顺着她又能如何。”
“嘿,”李郁萧手上书册撂下,“奇也怪哉,朕也是你的长辈,怎么不见你顺着朕的话?”
李荼瞪他。最近汝南王殿下不肯顺着陛下的一项,即是陛下要求每日多给经筵师傅交一篇策论。却不只是汝南王殿下一人要交,陛下也交,但汝南王仍然很不乐意:“皇兄的论自然有兰台和尚书台的大人帮着,臣弟又往哪寻人帮着?”
李郁萧手一挥:“行,这是说你的那一帮伴读不得力,行,全换了,给你选批新的。”
“皇兄!”李荼这下彻底叫踩着尾巴毛,“不许换!臣弟才处得熟些,尤其勒途,罢了,臣弟写就是了一篇论而已,皇兄何故做张做致。”
李郁萧叫黄药子将自己那份课业呈上来,拍拍袖子起身:“荆勒途上回跑并州还没被他爹打断腿呢?”
李荼道皇兄可盼别人些好罢,又嘟囔几句,仿佛是就知道拿捏臣弟云云,李郁萧往外头走,殿中学士跪拜行礼,他叫起,回首又冲自家弟弟道:“是啊,不拿捏你拿捏谁,你就好好在宫里呆着吧,策论不写够三千篇,别想离宫半步。”
!三千篇,那得写到何时去,李荼惊呆,一年三百六十日,那得写小十年!李郁萧却只平平看他一眼,转身离去。
jiΠěΓcΗūǎΝG
其实也不必三千写完,他只希望阿荼学得会心境沉稳,学得会喜怒不形于色。不必十年,转过年阿荼虚岁就到十岁,外傅之年,许多事可直言相告,诸如皇兄是什么事不听太后的话,还有太后到底是谁,并你罗娘娘究竟是何身世,都是要告诉的。
朕可不是有些人,必然一个字也不瞒着。
……
这日宗正卿引着一人进宫,应陛下的召。
陛下如今少在栖兰殿起居,倒在南台承明殿的几座偏殿呆得久,有时即便入寝安歇也是不回栖兰殿的,今日也是一般,在承明殿西边清凉台召见宗正卿。
宗正卿进殿,他也是李氏皇族,按辈分是陛下的伯公,不过倒没有自矜辈分,老老实实拜见行礼。
跟着他进殿的这名男子,却十分形骸无拘,他身上无组绶也无玉笏,是个白衣,衣衫虽然齐整,可是人不很齐整,进来就冲上首天子抚掌大笑:“哎,见过陛下,陛下一瞧就是宗姐所生,生得我姜家人的鼻子!”
“姜公乘慎言,”宗正急忙拦他,又使他见拜,“天子面前休得无礼。”
闻听此言,这名男子脸上的笑落一地,冲着宗正卿直瞪眼:“这是我甥子,他尚未说咱家半句不是,你这竖儒恁的多事。”他嚷完宗正还不罢休,又道,“可是看咱家只封在公乘?瞧不起人呢?”
瞧不起陛下的舅舅?宗正卿连称不敢,冲李郁萧拜称恕罪。
李郁萧好脾气地笑笑:“伯公起来吧。你们一位是朕的伯公,一位是朕的堂舅,都是一家人,何必多礼。赐座。”
看样子,诗礼簪缨的宗正卿大人是不想认这门亲戚的。可是陛下想认。月前连下数道密旨,要往太后娘家的祖籍寻亲戚故旧,直系手足想是没有,底下费老鼻子力气才找着这么一位堂兄给送上来。公乘是什么,虽说也在二十等爵之列,但只是“得乘公家之车也”,几乎排在最末,家中也只有二十顷田的薄赐。
甚么人家,陛下竟然也不嫌弃。宗正卿满是腹诽地落座,方才陛下将他这位伯公搁在前头,是给他脸面,他也承情,陪着没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