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师傅拍着胸脯,不以为然,“放心,后厨大师傅是我爹,这事我和我爹说一声就行,等着啊。”
等胖师傅钻进后厨,苏长河苏月父女俩一个端着酒杯,一个端着水杯,轻轻地碰了一下,“合作愉快!”
胖师傅再出来,这事就定了,两人约定好,一周送一次货,有多少要多少,不过苏长河这边得保质保量,不能拿小毛鱼糊弄。
苏长河当然保证,“那肯定的!质量不行你们不收,队里人不也是白忙活一场。”
胖师傅还从后厨顺了碗油炸花生米,这东西炸得香,最适合下酒。一瓶白酒,两人喝了一多半,苏长河摆摆手,“不能再喝了。”再喝下去,回家得跪搓衣板了。
胖师傅看两人杯里剩下的一点,举杯敬苏长河仨儿,“嫂子我敬你们,我这人没坏心思,就是嘴欠,上回家里出了点事,我媳妇怀孕,医生说肚子的孩子情况不好……我没控制住脾气,真是对不住!”
苏长河不由看向马蕙兰,他媳妇果然顿了顿,苏长河暗暗叹了一口气。
他就知道他媳妇医者仁心,以前天天累得半死,他就说家里又不是没钱,天天累成那样至于吗?他媳妇就说她是医生,放不下。好不容易换个世界,不是医生了,听到相关病例,还是放不下。
回去的路上,吃饱喝足的苏月趴在车把上打盹,苏长河和马蕙兰在后面说话,苏长河道:“城里有夜校,等我们搬到城里,你就去念夜校,到时候出来我想办法给你塞医院去,让你继续当马医生。”
其实这真不是最好的办法,医生是个很讲究资历的职业,特别是以后,大医院里各个都是什么大拿徒弟、名校学生,一个夜校出来的野路子,真不一定什么时候才能上手术台。
苏长河也不愿意看到他媳妇明明有本事却不被人认可,他仔细想了想,突然道:“要不考大学吧!你现在才二十五岁,考医科大学,念几年书出来,正是黄金年纪,进大医院名正言顺。”
苏长河越说越觉得这条路走得通,马蕙兰叹了口气,“能考上吗?我现在才初中毕业。”她可是知道这时代高考竞争格外激烈。
“还没考泄什么气啊?你初中,我不是念过高中吗?还是沪市来的高材生,等着,回头我给你搜集复习资料,我亲自给你补课!”
苏长河□□地敲定了计划,心里还琢磨,等媳妇考上大学,他和闺女沾个光也得跟过去,不知道到时候去哪个城市、开销大不大,估摸着还得多攒钱。
这时候,他是一点儿没想过自己参加高考的事,以至于不知不觉给自己挖了个坑。
第19章 山桃野杏
有了自行车后,苏长河往返山里更加方便,一天跑几个来回不是问题。车后面绑着两个大背篓,货直接放里面,不用人背,解放了劳动力,进山也不用每次都两个人去,他索性让马向东给纺织厂送货。
今天马向东就去了纺织厂,顺带着还有和国营饭店说好的鱼。苏长河下顿馆子也没白下,顺手就给童子军的鱼找了条销路。一个礼拜五六七八条,数量不多不少,国营饭店刚好吃得下。
公社那边安排好,苏长河自己又进了趟山。
正值五六月份,山桃野杏快要成熟。后沟村附近的山里有一片果林,称得上硕果累累,苏长河瞄上的就是那片。
七十年代交通不便,南边的水果丰富,却没办法运输到北边。像淮宁县这样的地方,吃的水果多半还是当地产的。而当地并不会特意种植果树,这年头大家伙肚子都吃不饱,凡是能种植的地方,巴不得都种上粮食。所以在整个淮宁县,水果都属于稀有物资。
苏长河一个多月前,就注意到这片果林,当时就有隐约的想法,和后沟村村长沟通过,他们负责维护果子,到成熟的时候,如果水果品质不错,他就出钱收购。
后沟村村民这段日子和苏长河交易山货,家家户户都小有进账,后沟村村长已经很满意了,他没想到连山上的野果子也能卖钱。
山里的人也不傻,能拿出去换钱换物的东西他们早试过。以前野果子成熟,也有人偷偷摘了出去卖,可山里果子没人打理,天生地养,不仅长得小,大多还酸得很,卖也卖不出去。最后要么是村里人挑挑拣拣吃着玩儿,要么就是被鸟雀糟蹋了。
今年知道有可能能卖钱,后沟村村长对山上的野果子态度就大不一样了。
他连连和苏长河保证,“和村里人都说过,不让娃子们进来祸害!还安排了人赶鸟雀,也按照你说的,那叫什么……梳果,该剪的果子都剪了……”
苏长河跟着后沟村向村长视察完果林,不能说完全达到他的期望值,但果子长的还行,向村长也反映,今年的果子比往年长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