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长河和袁浩上前打招呼,“陶主任。”
陶主任回头,“苏厂长,袁同志!唉,还是你们会和外商打交道……”
苏长河说:“陶主任,你们一直都是这样招呼外商的?”
“是啊,这样不对吗?领导说我们要为国家多赚点外汇,说不少外国人都喜欢我们国家的陶瓷,我们为了这次的展销会,动员全厂员工,连续奋战,特地烧出这么一批精品瓷器!你瞅瞅,你瞅瞅,这些瓷器多漂亮……”
陶主任瞥了眼走远的外商团们,小声吐槽了一句,“真不识货!”
“你们这样不行啊……”愣是把精品卖成了大批发。
苏长河的话还没说完,陶主任就一把拉住他,“苏厂长,苏老弟,你们最有成功经验,能不能指点指点?”
“指点谈不上……”
“哎呀老弟你就别谦虚了,就你们整的那一套,谁看不出来好啊?你也教教我们,我们这批货烧得真不容易……”
陶主任一看就比苏长河年纪大,求起人来真是伏低做小,一点儿都不要面子,旁边的同事小伙看得目瞪口呆,心想怪不得陶主任能当上主任,中午还叫人家姓苏的那小子,现在就成老弟了?
经过陶主任的歪缠,苏长河才道:“我是有点想法……不过要真听我的,就得大变样,说不定钱花了东西也没卖出去,行吗?”
陶主任是他们厂这次到展销会来的所有人中职位最高的,也是他们的领头人,大家都等着他做决定,他纠结、踌躇、左右为难,好半晌儿,额头上都冒出汗了,终于一咬牙,一跺脚。
“干了!”
赌一场,赌赢了凯旋,赌输了,回去他做检讨!
苏长河招手示意他附耳过来,他耳语道:“你这样……再这样……”
“这样行吗?”
“试试不就知道了?”苏长河提醒道:“做东西还需要时间,你们要不要试,最好早做决定。”
几个外商停在了苏长河他们的展台前,马超英许家茂招待人成,但两人也听不懂外语,苏长河和袁浩赶着回去,也没再多说。
瓷器厂的几个职工围在陶主任身边,“主任,他说了怎么让外商签订单吗?”
“我们跟他们不一样,我们的产品也不是吃的,能跟他们学吗?”
“是啊,主任,咱们要怎么办?”
陶主任想了又想,看着苏长河他们那边热闹的样子,最终还是下定决心,让几人按他的要求,各自去采买。
第二天,展销会现场,其他厂商突然发现,瓷器厂展台竟然也跟大家不一样了。
第97章 顾问
明明只是一晚上的功夫,瓷器厂的展台就“嗖”一下大变样了。
要是让大家来评价,瓷器厂今天的展台和昨天相比,就像清粥小菜变成了佛跳墙,从头到脚,都透露着一个字——贵!
这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哦不对,这还没三日呢。
大家把吐槽咽回去,不由看向那朵“奇葩”的位置,话说,昨天那位苏厂长是在瓷器厂展台待了会儿吧?
好像和瓷器厂的人还说了好一会儿话,那么这个改变,和苏厂长是有关系呢?还是有关系呢?
大家心中暗暗揣测,就见瓷器厂那个姓陶的拉着苏厂长到他们展台去,大家互相看看,也悄咪咪跟上。
“苏老弟,”陶主任说:“你帮我再瞅瞅还有没有啥问题,马上就要开场了,我这心里呀实在是直打鼓。”
这一套家伙什可不便宜,陶主任他们对广城也不熟,东西又要的急,他那几个下属只能出高价,还差点被人骗。
苏长河听说之后,给他支了一招,“都是为了展销会,你们请主办单位帮忙协商。”
陶主任他们是外地人,人生地不熟,主办单位却是“地头蛇”,请他们帮忙联系,总比他们自己四处瞎撞好。
苏长河还给出了个主意,“大件的家具摆设,干吗要买?你们不就用两天?和人家租呀,大不了坏了照价赔偿。”
怎么也比买下来划算。
陶主任已经忙得有点晕头转向了,他恳切地请求苏长河帮忙,苏长河还挺欣赏他的魄力,便答应了。
瓷器厂展台的布置差不多都是他带着陶主任他们弄出来的,后半夜还剩下点的大致的,他就回去睡觉了,陶主任他们几个还没走,他们一晚上几乎没睡,天蒙蒙亮的时候,才眯了会儿。
即便如此,陶主任还是不放心,他请苏长河帮忙看看,还有没有疏漏。
“行行行。”苏长河检查起来,其他厂商也跟后头明目张胆地打量。
瓷器厂展台原来的那张猪肝色长桌不见了,前面换成了两个红木博古架,博古架一左一右,斜向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