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虽来到这个世界已有二十余年,但依旧看不惯有些人不将宫女太监当人看的做派,如今夏日虽及不上后世炎热,但那些宫女太监忙进忙出,每年夏天紫禁城都是要热死好几个人的。
映微是一锤定音,再无人敢说话。
很快,紫禁城上下的宫女太监对映微是赞不绝口,夏日里哪怕能饮上几口冰水,对他们来说已是莫大的恩赐。
倒是宜妃听说自己每日只有一筐半冰,气色脸色都变了。
一旁的郭络罗贵人见状不免劝上几句:“……你膝下养着九阿哥和十一二阿哥,每日两个阿哥也能得些冰,如此算下来你每日的冰也够用了,若是你还觉不够,我将我的冰送过来给你用就是了。”
她这话不说还好,一说更是火上加油,气色宜妃砸碎了一个茶盅:“你别以为本宫不知道你这是替那赫舍里氏说话,怎么,生怕本宫闹腾起来她面子上挂不住?”
“你别忘了,本宫可是你的亲姐姐,你怎么胳膊肘一直朝外拐?”
先前郭络罗贵人每次去探望六公主时是偷偷摸摸的,后来被宜妃撞见过几次后,索性再也没遮着掩着。
姐妹二人之间的感情早不复当初,但郭络罗贵人知道,宜妃有用得上自己的地方,只说上几句难听的话,她并不在意。
宜妃见郭络罗贵人再次沉默下来,却是越来越来气,冷声道:“本宫看那小贱人就是冲本宫来的,不就仗着自己生了个儿子就张狂起来了吗?哼,本宫倒是要看看她能张狂几日。”
说着,她就站起身来道:“不成,本宫要去寿康宫请太后娘娘评评理。”
若换成平日里,郭络罗贵人定是要劝上宜妃几句的,若太皇太后不在宫中,太后还能称一称大王,可太皇太后回宫了,太后只有靠边站的份儿,她猜测太后在太皇太后回宫后被训斥过了,若不然,太后也不会对五阿哥管教严苛了起来。
但她看着盛怒的宜妃,话到了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宜妃很快匆匆到了寿康宫,连亲儿子五阿哥都没顾得上亲热一番,就对着太后倒了一通苦水,却久久不见太后接话,只能自顾自唱起独角戏:“……她定以为臣妾不给她面子,实则臣妾昨天傍晚吹了风有些不舒服,所以才未去储秀宫请安的,她那样小肚鸡肠的一个人,臣妾就不明白太皇太后与皇上为何那样喜欢她。”
她哭的眼睛都红了。
也就在寿康宫内,她敢如此说话。
太后从前就喜欢宜妃,自养了五阿哥在身边后更与宜妃亲近了几分,当即只差人打水给她擦脸:“……事情已成定局,你哭闹也无用,别说你不明白,哀家也不明白为何皇上与老祖宗都喜欢她,像被她灌了迷魂药似的。”
说着,她更是道:“哀家不是不想替你出头,只是啊,有心无力。”
旁人不清楚,她却是最清楚太皇太后的脾气了,若她再敢为难平贵妃,只怕太皇太后一气之下定会将她送到五台山清修的。
宜妃的如意算盘落了空,当即眼泪又掉了下来:“那,那怎么办?臣妾也不想叫您为难,实在是受不了她那张狂的样子。”
太后摇摇头,无奈道:“哀家知道你没有坏心,若换成平日里,平贵妃做出这等事儿哀家也能在老祖宗跟前说上几句,只是近来老祖宗身子不大好,哀家不愿她因这等事儿烦心……”
宜妃一愣:“太皇太后身子不好吗?”
皇上也好,太皇太后等人也好,都是紫禁城中主子,他们身子抱恙,寻常人是不会知道的。
太后却没将宜妃当成外人,只道:“自老祖宗从五台山回来之后身子就不如从前了,她老人家毕竟年纪大了,又不是铁打的身子,有个小病小痛倒也正常……只是,只是这么热的天儿,老祖宗却是染上了风寒,哀家总得多体恤她老人家些,哪里能因为这点小事儿惹她老人家烦心,你说是不是?”
“您说的极是。”宜妃嘴上答应,心里则盘算起来,若是她没有记错的话,太皇太后已年逾七十,怕是没几年活头了,到时候后宫之中岂不就是太皇太后说了算?
宜妃当下心里就生出“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感慨来,对着太后是愈发尽心:“臣妾瞧着您脸色不大好,可是近来照顾太皇太后的缘故?来,臣妾给您捏捏肩,臣妾原先在家中时常给臣妾玛嬷捏肩,得玛嬷赞不绝口,您也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