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婵啊,此次陛下封你为解忧公主,解忧二字正是你解了大梁与陛下的忧愁,你此次务必要维护好大梁与周国的和平啊。”
萧玉婵纤细浓密的睫毛动了动。
“女儿明白。”
随后又是萧怀出场表演。
“阿姐,你此次务必多多保重,在周国那边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周国那等蛮夷之地,什么都没有,我回去就把你平时用的惯的厨艺伺候的人给你安排妥当。”
萧玉婵这下连睫毛都不再颤动了。
“父亲和阿弟做安排就好。”
萧姮在一旁看这父子俩假惺惺的样子,只觉得心里有一种十分说不出来的感觉。
让她想要呕吐。
晋王又说了许多,才和萧怀一起出宫去,不过出了皇宫的父子二人面色并不是很好看。
晋王一脸的气愤,对着萧怀说道。
“她萧姮一个小丫头片子也敢给我们父子二人难堪?她摆什么架子,不过是个公主罢了,不过是仗着陛下的宠爱。”
萧怀相必之下则要显得淡定许多。
“父亲都说了,不过是个公主罢了,现下陛下对我很是中意,将来等我做了陛下的养子,继承了这大统,一个公主而已,又能如何?”
“倒是我沉不住气了,一个早晚要嫁出去的公主,我和她置什么气?”
而此刻他们父子二人口中的公主萧姮正将一碟子糕点端在萧玉婵面前。
萧玉婵笑了笑,拿起一块糕点。
“你刚刚又是何必。”
萧姮气鼓鼓的说道。
“他们二人,他们二人一点都没有担心姐姐,他们反而在窃喜,我看着心中厌烦,不想给他们好脸色。”
萧玉婵咬了一口糖糕,一股甜意从舌尖弥漫开来。
真甜,只是以后怕是难吃到甜味的糕点了。
萧玉婵看着萧姮气鼓鼓的模样,忍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
萧姮被宠的太过娇纵天真了,若是以后真是萧怀做了陛下的养子,做了皇帝,萧姮的日子恐怕不太好过。
萧怀这个人最是睚眦必报的。
萧玉婵的语气略显担心。
“你这性子一时半会也改不过来,不过幸好有柳絮在你身边。”
柳絮连忙回答道。
“解忧公主请安心,奴婢定会尽心尽力侍奉在公主左右。”
说完,抬头看了萧玉婵一眼。
二人目光相对,随后都低下头。
京城中少有人知,她们曾经能算的上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
那时萧玉婵最爱读柳絮的姑母柳乘风写的诗词。
而跟着柳乘风长大的柳絮,自然是知道这个偷偷来找姑母的小女孩。
她们一起写诗,一起跟着柳乘风读书,柳乘风教了她们许多的东西,许多,在后宅里学不到的东西。
柳乘风去过许多的地方,她给她们讲江南水乡的秀丽风景,给她们讲蜀道有多难行。
当初一起在榕树下练字写诗的小女孩都长大了,年幼的萧玉婵和柳絮都没有想到过,她们的最后一面竟是这种形式。
萧姮心头闷闷的,她有一万句话想要说,却不知道如何开口。
她怕提起来反而让萧玉婵烦心,可是她又不知道怎么安慰萧玉婵。
谁都知道去和亲是一件多么悲惨的事情,可是和亲的结局无法改变,难道又要像晋王与萧怀一样劝萧玉婵接受现实吗,可是她好像又做不到。
萧玉婵看出了萧姮的为难,她轻轻的抚摸了一下萧姮的头发。
“不用担心我。”
“可是……”
萧玉婵摇摇头,眼中神色淡淡。
“阿姮,在这世间有些事情不是你想象的那么简单,女子…生来就是被牺牲的。”
后面的那句话很显然超出了萧姮的理解范围,她一双眼睛带着迷茫,疑惑的看着萧玉婵。
萧玉婵并没有为她解释,而是说道。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
萧姮心中的万般难过与不舍此刻终于控制不住,她怔怔的流出了眼泪。
“阿姐,我不想你去和亲,周国那个地方,那个地方。”
萧玉婵接过她的话。
“那地方土地贫瘠,乃蛮夷之地,那里的人野蛮无知,蛮夷之风未退,对吗。”
萧姮呆呆的点点头。
“自从梁□□杯酒释兵权后,朝廷一直重文抑武,而周和越就不同了,他们很重视武将,也很重视边防将领,所以大梁没办法用武力碾压他们,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和亲,送钱。这次我的嫁妆无非是朝廷想借个好听的名义去给周国送钱罢了。”
萧姮平时从未接触过这些,父皇说她只要做一个无忧无虑的公主就好了,就连女红刺绣也是她不想学了就没让她学了。
面对着萧玉婵分析的这一连串的问题,对这个被宠爱着长大的公主来说,无疑是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