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逆袭尚书郎+番外(198)

作者:清秋烟雨 阅读记录 TXT下载

当初宁成帝和康王那派的人根本就查错了方向,他们去查云升飛与文尚书的关系,自然是查不出什么结果的。

时昭以前只专注于文尚书,漏了文征其人。文尚书只是一介文官,而文征则不同,他一反家族从文的传统,走的是武官的路子。所以当年文家被抄家之时,他才能侥幸成为漏网之鱼,下落不明。

以己度人,时昭相信文征侥幸逃脱,自然是要去联络旧部……

思及此处,时昭不禁大汗淋漓。

皇家之事,从来无所不用其极,时昭自问这一点也无法劝诫。然则一旦烽烟起,受害的终究是百姓。

时昭后来多方了解,文征从军多年,与夷族在西南边境战过数次,均大获全胜,在西南军队中颇有威望。

前年文家被抄,文征自然心怀怨恨,他之所以隐忍不发,想必也是在等待时机。一旦他觉得时机成熟,打着齐王的旗号,未必缺人响应。

毕竟齐王是双儿之事,百姓又没人知晓。到时候文征势力所在的西南,水城所在的云州等地,便是首当其充。

“可是百姓何辜。”时昭喃喃道。

“时公子若是知晓皇家秘闻,便也该知道齐王当年是如何待康王的,再看后来康王母子又是何如待齐王与文家的。”云升飛道,“上梁不正下梁歪,康王皇位来历不正,就不要怪别人觊觎。”

“要知道,康王的兄弟可不止齐王一人。”

时昭觉得自己每一次想着劝解云升飛,结果都反被云升飛震撼。他望着云升飛道:“难道这也是大人所乐见的吗?难道真的便再也无法挽回?”

“别人怎么想的,云某也无从知晓。只是新帝真觉得自己无辜,且尚有良知,便应善待齐王与文太妃,平反文家。”云升飛道,“天下是帝王的,云某哪有那么大的能耐。乐见不乐见的,取舍还在康王。”

云升飛从内心根本没把康王当成新帝,时昭从云升飛的话语中敏锐地抓住一个关键信息,“新帝觉得自己无辜”。是说现在的皇帝,曾经的康王认为自己没有害过齐王吗?

不知这个消息有几分可信。这个消息传到文征这一边,想必他们也是将信将疑。倘若为真,倒也是天下百姓的一大幸事。

难道说康王对这一切并不知情?当年令人误以为齐王是男子,隐藏齐王双儿的身份的想必也不会是康王。康王比齐王还小两月,那会还没出生呢。

那又是谁害的齐王呢?如果是康王的母妃宋太妃及其娘家呢,难道新帝还能大义灭亲?要知道,就算这事是宋家策划的,受益的也是康王。

时昭不由苦笑,又觉得自己先前的想法太过于乐观 。

不过时昭现在和云升飛的想法一致,要想平息这长干戈,还得新帝皇甫渊站出来,为文家平反,善待齐王与文太妃。

只有这样,才能安抚文家旧部的怒火。

希望新帝是个有为之君,国家也能长治久安。打仗,还是内乱,真的是太酷了。而且一旦内乱,周围环伺的夷人又怎敢保证他们不趁机发难。

到时候百姓的生活,那可真是水深火热。

“皇家之事,我等的确无权置喙,只是水城百姓还等着大人升堂问案。”时昭说完,热切地望着云升飛。

云升飛听了一愣,尔后面有愧色:“先帝驾崩,又逢新年,是云谋懈怠了。”

看来云升飛还是没有忘记水城百姓之事,时昭也放心了:“如此,学生代水城百姓谢过大人。”

“今日叨扰已久,甚为打扰。学生告退。”

时昭原本是想着化解云升飛心中对新帝的怨恨,然则双方是在罅隙太深,在皇权家恨面前,他的苍生大义显得那么的可笑。

时昭只能感叹自己自不量力。但他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让云升飛继续升堂审案的目的达到了。

时昭回去后,过了两日又是县城赶集,放集的时间,时昭就从路过的村民口中得知,下令大人已经重新恢复升堂问案了。

百姓一片喜气洋洋,都道是过年太忙,大人说不准也是忙于年事。

衙门重新恢复了升堂问案,时昭也按照以往对云升飛的承诺,对官府组织的木匠开班授课,教授曲辕犁的做法。

水城县衙对购买曲辕犁的百姓还实行补贴,曲辕犁在春耕时节,就在水城全面铺开,随之传往附近州县。

操心完曲辕犁之事,时昭一边做着此前接下的订单,一边为母亲涉及纺纱机,织布机。

曲辕犁的广泛使用,为水城的农事迎来了一个发展高峰,为了对时昭表示感谢,县令云升飛还专程登门拜访,询问时昭有何需要相助的。

时昭也不客气,与云升飛讲述了自己想购买一些土地,种植桑树,发展桑蚕养殖和纺纱织布业的想法。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主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