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佑笑了笑,“内在力量”真是现代最大的迷信啊。人有啥内在力量?淹不死的就能活下来罢了。俞家宝真该把老庙的分支开过来,给人祈福解惑,肯定比做面包轻松多了。
他不相信心灵力量,他相信脑力,相信理性和规划。人首先要承认自己是弱小的,很容易受到打击,会怯懦和妄想,常常会失败。首先得承认这个,再理智地找出可行的办法,让弱小的自己掌握更多的立足地。
如果他跟陈情是朋友,他会劝她离开这种心灵迷信,她最大的力量就是贪婪,贪婪才有脸在这个环境里生存、壮大。可是贪婪不会被这种假惺惺的心理课承认。他会说,你本来就是垃圾堆的蟑螂,一路繁殖啊繁殖啊,你得意识到自己是蟑螂,等你吃光了这里所有的东西,就会饿死。
但陈情不是他的朋友,他没义务提醒她,他应该做的,是抬起腿来,一脚把她踩扁!
阿佑想,他真要这么做吗?不,他不会这么暴力。跟俞家宝在一起那么久,他多少感染到一点peace and love。
他决定给她一次机会。
第156章 泄漏
俞家宝忙完第一波的面包制作,已经是早上八点。面包店开门营业,马上就有客人陆续进店。客流一般不会断,一直到十一点左右,客流达到高峰。
他收到了一个不同寻常的要求,客人订了四十多块钱的面包,要求送上门。他们店从不做外卖,无糖油的硬欧容易风干和硬化,外卖不能保证面包状态,何况外卖平台黑着呢,抽成特别高,算起来没什么赚头。
但这个订单俞家宝接了,而且决定亲自外送。为了省时间,他骑着自行车,穿过车流到三公里外的一家小建筑。
这是阿佑的“变形虫”,在市里有五家,空间小而紧凑。俞家宝最喜欢的是他们家的门童,一个身高一米的小机器人。把面包交给门童,说:“送到422号,要有礼貌哦”,门童就会重复他的话,然后摆摆手道:“我出发啦。”“真能干!”俞家宝赞赏。门童能自己启动电梯,一些简单的带客人、送东西去房间的任务,都可以放心交给它。
俞家宝在这里住过很多次,特喜欢逗机器人玩。逗完机器人,他站起身,准备回去。门口碰见了两个男人和酒店员工。员工跟俞家宝很熟,笑道:“今儿在这住呢?”
“我来送餐,多谢关照生意。”
员工恍然,赶紧叫住机器人,转头对随行两人说,“这位是俞老师,他主管市里最好的面包店Zmoo, 不晓得两位有没有听过,这家店的面包排队都买不到,可火了。”
一男子看了看袋子上的标志,“哟”了一声:“主管亲自来送餐,排场够大的。”员工说:“今儿我们系统第一天运行,俞老师是来视察工作。”
“嗐,我就是好奇。”俞家宝道,“我们店不送外卖,第一次做这个,来看看。”
“Zmoo生意好得做不过来,所以俞老师从来不做外卖,哪家平台都不搭理,只给我们酒店送面包。是俞老师关照我们才对。”
员工吹捧完俞家宝,顺势开始介绍自家的服务系统。
俞家宝很久以前就听阿佑说过,“变形虫”不是指酒店的建筑,而是这个系统。没想到,这真能分毫不差地实现。
酒店做了个内部服务平台,把客人的所有需求放在软件上,整合了外卖、购物、洗衣、医药、打车、文件处理打印、图书租借、健身预定、电影演出票等等,如同阿佑说的,“房产尽量小、服务范围尽量大”,把酒店设施的界限打破,延伸到整个城市。
此前他们的软件只是个粗糙的商店指南,现在阿佑已经跟各个平台谈好,把服务内置到软件里,真正做到一个界面解决所有需求。跟平台的谈判特别艰难,好在杜家有强大资源做后台,而且大平台从没做过这种用户细分的软件,差旅酒店的用户“年轻、忙碌、消费频率高、对新鲜事物和价格敏感”,正是他们非常看重的客户群。这尝试他们很感兴趣,用户细分,精准投放,说不好就是未来平台的雏形。
这是系统运行的第一天,俞家宝从不做外卖,但是答应阿佑会给他捧场。听这几人谈话,好像是其他酒店的同行,来参观新系统。员工把机器人召唤过来,央求俞家宝:“历史时刻,您来合个影吧。”
阿佑的事儿,他自然尽量配合,露出最开朗的笑,跟“门童”拍了一张照。员工笑道:“北京最难买到的面包,我们动动手指头就能吃到,你们说,这是不是个好东西?”
俞家宝的第一次“代言”,就这样献给了酒店。不收分毫——要他倒贴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