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家宝把志夫带到一个大黑板前,给他看面包店的预定状况。还没开门营业,他已经有了几个打底的客户,预定像一座山那样往上攀登。山底是附近几个餐厅的日常订单,山腰是酒店每天200多个面包,再往上,线条嘎然而止。
俞家宝愁道:“Hippo那边,还没确定下来。如果那边走不顺,我们店不知道能不能支撑下去。”
苏老三给他画的大饼,说要预定1000多个面包,可这饼并没有喂到他的嘴里。Hippo有的是钱,不怕店租昂贵,最后店址选择了靠近使馆的三里屯商区,从筹备到开业,起码得三个月时间。而上海、杭州、香港澳门的店面,因为新鲜面包有保质期限制,必须建起有效率的物流和流程,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运作起来。
苏三老板精明圆滑,仗着自己是强势一方,合约迟迟不肯落实下来。
俞家宝对志夫挠头:“清水桑回大阪了,我跟苏三老板根本不是一个段位,被他吃干抹净都不知道咋回事。”
“这连锁咖啡馆名气很大,但听说出过严重中毒事件,可靠吗?”
俞家宝心里也发怵,“苏三老板捉摸不透,阿达大厨倒是个直爽的好人,但他不好通融,比苏三老板还难应付。总之,我们不能依靠一个大客户,既然开店了,还是要想办法招来散客。”
“俞桑的面包没有任何问题,一定能成功。不过外面有一家大面包店,产品很不错,恐怕会抢去很多客人。”
“99%的客人!”
志夫忧虑地看着外头,“这里是死路,人流稀少。怎样才能让人看见我们?”
“我们要发出很强的信号才可以。志夫酱,你是怎么找进来的?”
“因为香味。可颂用的黄油非常好,香味浓郁,敏感的人在路口就能闻到。”
“没错,志夫酱。面包在亚洲更像点心,不是主食。大部分人不认识酸面包,也不晓得怎么吃,这跟介绍洋人吃纳豆、吃腐乳一样困难。所以我们要有别的号召力,可颂、花式面包和这个——”
他揭开旁边一个罩子,露出了青的、红的、白的,清爽又温暖的甜点。
志夫拿起一块绿色的玛德琳,放进嘴里。玛德琳是很常见的法式小蛋糕,用料和磅蛋糕一样,只有黄油、鸡蛋、糖和面粉,但因为是放在贝壳形的小模具烤制,外皮更多接触炙热金属,焦脆迷人。这只玛德琳一半裹上了咸鲜海苔粉,上面装饰的叶片,竟是花椒叶,滋味一下就生动起来,层次丰富。
志夫大为赞赏,“水准很高,放在贵餐厅里也不差呢。”
俞家宝得意道:“是吧,大师傅虽然爱装逼,手艺和想法可不含糊。他知道我穷,设计的都是常温的甜点,而且每一种都有性格,这些就是强烈的信号,吃过这个蛋糕的一定会宣传我们。对了,我带你认识做甜点的大师傅去!”
“我还是先去看阿佑。”
“阿佑有什么好看的,”俞家宝抱着他的肩,“那小子又不会化掉。”
“我想看阿佑……”
俞家宝不理志夫酱的要求,直接把他拖到酒店。这是家国际连锁五星级酒店,门口插I着十几个各国国旗,一排宾利和梅赛德斯的迎宾车停在门口花坛前。
旋转门前聚集了四五人,对着墙壁作业。俞家宝扫了一眼,只见工人在拆除星级牌匾。酒店的星级牌匾是国家旅游局统一颁发的,金色的牌子上刻着长城的图案,和酒店获得的几颗星。
去到厨房,俞家宝问乐晴,“酒店为什么要拆牌匾?”
乐晴耸耸肩,“吃饱了撑的。前一阵子,不是有个人跑去很多家酒店住,拍到了酒店不换床单、毛巾不洗各种问题。旅游局的官老爷冲冠一怒,下令重新核查酒店星级。酒店星级,每三年都要核查一次,这次算突击检查,很多酒店没做准备,估计要倒霉了。”
“咦,咱酒店中招了?”
“没事,拆了旧的,换个新的,还是五星。”
俞家宝忐忑不安,上网查了查新闻,果然,常北望和文世龄的盛世酒店被摘星了。从老牌五星级酒店降到了三星,这可是业内极其罕见的滑铁卢事件。
乐晴:“干咱服务业的,如履薄冰,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小爷你一没后台没背景的,千万不要行差踏错,一不留神就完毬毬了。”
俞家宝怅然地“哦”了一声。
作者有话说:
我也想看阿佑……
第117章 放归
阿佑在门口站了一分多钟,才抬手按了门铃。门很快打开,卢姨苍老的脸堆着笑:“回来啦,快换拖鞋,别光着脚,唉,地凉!”
阿佑:“不凉。”他一周回不了一次家,走进客厅,意外的冷清,没有小倪顽皮吵闹声,鱼缸里剩下两条小丑鱼,摆着尾巴四处游动,总也游不出巴掌大的范围。鱼缸映出常北望孤清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