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了起来,慢慢走出门口,走向饭厅。坐在椅子上,他就真的没事了,所有的情绪又收拢进内心深深的匣子里。或许他真是个心理异常的孩子,这时候,他只觉得饿。
他饿得不行了,拿起筷子,开始大口地扒饭。饭量极小的阿佑,把欠了十几年的饭都吞进了肚子里。压制着他的最后一层封印蓦然解开,他只想尽量地吃,尽快地长大,把失去的光阴追回。
阿佑的手指摸向另一条褪色的黑线,俞家宝消失了,但他的痕迹还在。比了比两条线,“还差三公分”,阿佑无奈地想。他快20岁了,这三公分怕是永远无法超越。
作者有话说:
之后双线并行,一边讲俞家宝,一边讲阿佑,直到他们见面。
第62章 成全
Kurakura十点开始营业。一般面包师七点左右上班,而俞家宝比所有人都早,在五点左右就摸着黑走进店里。擦地抹桌子,查看面团的发酵状况,开始喂养多喜子和揉面。等到差不多时间了,他站在漆黑店面的角落里,看着手表开始倒数。
17、16、15……3、2、1,“欢迎光临!”他喊道。一秒不差,玻璃门推开,清水走进店里。
俞家宝桀桀笑了起来。清水头也不回,叹道:“这个游戏俞桑还要玩多少次?不烦吗?”
俞家宝跟了上去,抱住他的肩道:“不烦啊。清水桑真神人,你肚子里是不是有个闹钟?你的闹钟用什么发电,清水桑肚子也没肉啊!”说着往清水身上乱摸。
清水拿他没办法,随他胡闹。他生活十年如一日,极其规律,从实习面包师到现在主持大阪的四家店,他从来都是最早到的一个。
现在这个记录被俞家宝打破了。俞家宝是他的反面,极其没有规律,时常在厨房里过夜,做面包也没有规划,想起一出是一出。
“清水桑,我们今天做黄油面包好不?”
“俞桑最好先把法棍的基础学好,你的整形真是一坨屎。”
“呀,清水桑不要说那么恶心的话,这么大坨得多大的屁眼才能拉出来,我以后还怎样面对法棍?!”
清水笑道:“那你还不好好学。”
“我会的。今天我们做黄油面包!为什么昨天我在难波那家排长队的法国店吃的,还不如你做的香呢?”
“因为我厉害啊。”
俞家宝乐了,清水在人前严谨克制,实则内心非常臭屁,一放松下来就露出真面目。他顺竿子道:“那是!大师,快教我怎么做!”
清水拿出几种黄油,摆在台面。“黄油面包,最重要的当然是黄油的品质。这几种黄油,工艺和成分都不一样,你尝尝。”
俞家宝逐一尝试。他对黄油没什么概念,印象中就是滑腻腻的,有点奶香,在北京做糕点的时候,只知道黄油分有盐和无盐。可这几种的味道很不一样。“这个没什么味道……这个有点酸……啊这个辣的?”
清水解释:“有酸味的是发酵黄油,法国人做黄油,会有一道发酵的工序,用发酵黄油做的食品保湿更好,风味更丰富。辣的是我自己做的调味黄油,黄油软化后加盐熏辣椒和蒜粉,按你个人的想法,调味黄油可以做成各种味道。”
俞家宝觉得有趣,“你的黄油面包用的哪一种,味道好像跟这些都不一样。”
清水赞赏道:“俞桑对味道的辨别很敏感呢。”他从冰箱拿出一个玻璃盒,“这个只有三天赏味期,是北海道的匠人手工打出来的。”黄油非常顺滑和轻盈,奶香浓郁,空口吃就极妙。
清水又说:“那家排长队的面包店有二十几家连锁,要批量生产,自然用不了这种材料。市场定位不同,产品的优劣,不光是面包师手艺的问题,商业运作往往是更重要的因素。”
俞家宝受教了,跃跃欲试道,“我做一做,可以?”
他们俩不算师徒关系,清水虽然处处指点他,却从未泄露过准确的配方。他脑子一转,“俞桑要做的话,可以试试难度更大的,布列欧修?”
“那是什么?”
清水拿来了俞家宝的噩梦——让面包大师桑颜面扫地的布列欧修预拌粉。俞家宝用这个做过非常失败的过发面包。
“布列欧修是欧洲的节日面包,高糖高油,所以可以储存比较长的时间。你一直做的都是无糖无油的酸面包,试试挑战另一个极端吧。一般布列欧修用50%的黄油,但我做的话,可以用到60%。”
俞家宝爽快答应:“好啊,60%就60%!”
所谓60%,是指面粉和油的比例,500克面粉就要用300克黄油,两块肥皂那么大。俞家宝不以为意,心想这有什么难的?
按照感觉添加水、鸡蛋、酵母和盐,他把面团揉到光滑,开始加黄油。面团慢慢变成布絮,滑溜异常,加到40%的时候,俞家宝觉得自己是在洗一件老头子的内裤,松垮滑腻,完全不成形。